1.高老头简介

拉维奇被抹黑_拉维奇被抹黑过吗

马里兰大学的杨姑娘火了,也把中国人惹火了。抛开编造昆明市空气质量糟糕的谎言不说,其实游走在中美两种政治文化夹缝中的人,要左右逢源真的蛮难的。

我的工作需要天天接触外国媒体,其实杨姑娘讲的内容,如果不是被网友传回了国内,一定不会引起任何波澜,因为这些话西方媒体天天都说,稀松平常的程度就好比你想不起前天中午吃的什么菜。它们对中国最关心的,一是环境污染,二是言论自由。在这两点上批评中国,再自夸一下,搁美国显得特别政治正确,没毛病。

放在中国,她这往轻里说叫做背弃了华罗庚、钱学森、邓稼先等老一辈留学生光荣的爱国传统;往重里说,通过“黑”祖国“上位”,叫做数典忘祖。无视发展阶段,甘做“抹黑”祖国的传声筒,显得特别政治不正确。

中国网友刚隔空怼过去,马里兰大学就发表官方声明,把保护杨姑娘的个人言论上升到捍卫学术自由和包容异见的高度。姑且不说所谓的多元主义存在“无法包容不包容者”的致命悖论,单说这条声明本身,一下子就使她在美国的形象更伟光正了。但可以想象,经过国内舆论的一番发酵,不但她难以回国做学术,连带着母校生源也会受影响。

马里兰大学校方声明:支持杨分享观点的权利

我怀着最大的善意揣测杨姑娘,她恐怕也是个单纯的孩子,想象不到自己的一番言论会在中美两国引起如此截然相反的反响。如今她可以说是被不同国情下的政治正确逼到了开弓没有回头箭的地步。

那今天我们就来好好谈谈政治正确。

“你政治正确!”“你才政治正确呢!”

伴随着美国总统特朗普的上位以及新自由主义的退潮,“政治正确”一时间成了带有侮辱性的字眼。特朗普能坐上这么位高权重的位置,除了他怼天怼地怼空气的喜剧效果,更重要的是他就像安徒生童话里的小男孩,狠狠羞辱了骑在美国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皇帝”——华盛顿权贵精英,戳破了他们伪善的新衣——“政治正确”。

“政治正确正在杀死我们的国家。”——特朗普

皇帝的新衣被扒掉,它此前所遮掩的丑陋自然曝光在全世界面前。人们突然发现政治正确就像待里的口塞,它让你在面对极端主义、不平等现象、犯罪、道德堕落时,无法畅快淋漓地大声疾呼,只能含含混混地说:“唔,这个嘛,嗯……”

美国川粉们摘掉口塞后说,“反政治正确”使人民终于能发出真实的声音,它所代表的历史潮流浩浩荡荡、摧枯拉朽。中国川粉们则忙着防微杜渐,捍卫国内未遭“政治正确”严重玷污的舆论净土,把“小清新”、“圣母病”等平时用来形容“白左”的帽子扣在持不同意见的同胞头上。甚至有人提出,幸好中国人凡事讲究实事求是,不讲政治正确,才避免了染上美国社会的某些弊病。

中国网友对“白左”价值观的嘲讽,已成功完成逆向输出

但中国真的不讲政治正确吗?杨姑娘事件充分说明这是个伪命题。

那政治正确真的很糟糕吗?未必。

这里必须区分狭义和广义的政治正确。

狭义的美式政治正确是指人们为避免冒犯或伤害社会上某些群体,主动采取中性的、较文明的语言。它源于上世纪30年代美国社会民主主义者对“斯大林意识形态正统”的批判,60年代又从毛泽东的《如何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借鉴了“正确”一词,但主要还是在批评左派内部的教条主义。直到1990年《纽约时报》刊载了理查德·伯恩斯坦的“崛起中的政治正确霸权”,这个词才被用来形容循规蹈矩、言论受限、万马齐喑的美国学术圈。

撇开这个带有批判色彩的起源,就单抠字眼,往“正确”前面加限定副词,往往也都有弦外之音。比如说某件事物“技术上正确”,意味着“然而本质上并不正确”;因此说某种言论“政治正确”,则暗指说话人明知谬误,却为了占领道德高地或达成某些目的,故意隐藏真相。多么可恶!

但广义的政治正确,则是在特定政治文明生态系统中,形成的符合主流价值观与社会共识的言论标准和行为规范。不仅国与国之间政治正确的标准不同,同一国家的政治正确标准也在随着时代变迁而发生改变。在这个意义上讲,政治正确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常态,有政治的地方,就有政治正确。

大政治 VS 小政治

对于政治,中国和西方的历史经验相差甚远,从词源上就能看出来。Politics这个词来自希腊语,意思是“城里的事”,也就是说“有组织地控制社区事务,决定权力与资源的分配”,是西方政治的本质。而在汉语里,“政”和“治”原本是分开的,“政”是统治方式,“治”是社会整体状态,它们之间乃是因果关系。西方强调社群内部的“小政治”,中国强调基于体制的“大政治”。

当“小政治”传统遭遇现代化基本完成的西方民主社会,社群之间由于利益总增长和边际增量减小、份额摊薄的缘故,存在着直接竞争对抗的关系。为了化解社群之间的矛盾,人们在言辞和行为上小心翼翼地避免触碰他人的雷区。但拥有“大政治”基因的中国人,往往倾向于从整体入手看待社会,而非着眼于社群之间的零和博弈。

在经济发展的大时代,社会保持着向上流动性,社群之间是同向竞速关系,没有直接的互相伤害,自然不会在言辞上格外谨慎。比如我们中国有句俗语,叫“青菜萝卜各有所爱”,使我利益最大化的东西(青菜),不一定使你利益最大化(因为你爱萝卜),但好歹也能填饱肚子,聊胜于无;但这句话对应的英文谚语可不一样了,“one man’s meat is another man’s poison”,让我爽翻天的东西可能会要你的命。没有“政治正确”作为绥靖手段和粘合剂,高度个人主义、社群尖锐对立的西方国家很难维持和谐与稳定——尤其是经济增速长期停滞的时期。

维护少数群体权益“黑命贵”和“命都贵”运动,显示社群之间对抗博弈的本质

“大政治”与“小政治”也是政治体实力发展阶段传统的映射。在西方在全球处于主导地位时,保护个人权利符合超国家政治体的利益,其重要性显然高于维护民族国家的主权不受外部干涉;而对后发国家而言,崛起与上升的过程需要全体国民拧成一股绳,把有限的力量投射向统一的方向,集体主义模式必然产生“我可以骂自己的国家,这叫恨铁不成钢,但不允许外人说它不行”的观念。

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个时代的中国人无法允许杨姑娘们通过批评祖国迎合外国;美国人也难以接受争议性言论遭到整齐划一的抵制。

不矫枉过正,臣妾做不到啊

除了“政治”,政治正确的另一个组成部分是“正确”。正确必然是相对于某种谬误而言的,这种谬误往往来自国家发展的历史经验与教训。今日各国强调“正确”,甚至不惜矫枉过正地鼓吹“正确”,是由于过去犯的错误实乃国家命运不可承受之重。

西方之所以发展出今天这样的政治正确,与其殖民扩张时期的“原罪”不无关系。作为西方文明的内核,以白人信徒为基础的基督教文明在扩张过程中,不断裹挟其他种族、宗教、性取向的群体加入西方霸权秩序,形成以信奉基督教的白人异性恋男性为尊的金字塔形社会权力结构。

政治正确源于对政治错误的修正

在美国,受压迫的群体——如少数族裔、穆斯林、女性、性少数派等——长期以来完全无法发出属于自己的文化声音,直到妇女投票权和黑人平权运动出现以后,人们为了防止开历史的倒车,处处强调保护少数群体的“政治正确”,捍卫自由主义秩序下的多元主义与自由。在欧洲,两次世界大战带来了惨痛的历史记忆,因此人们对民族主义倾向严防死守,担心社会在阴谋家煽动下滑向法西斯主义。在日本,战后经济取得高速增长,和平宪法和对核战争的恐惧使多数日本民众拥抱高度个人主义化的和平主义,所以才会有青年说出“让人去死的国家,就让它灭亡好了。”

同样,当今中国的政治正确也来自对近代谬误的修正。经历了百余年积贫积弱、丧权辱国、内忧外患、社会动荡,中国人彻底放弃幻想,拥抱现实主义、功利主义,迫切地寻求自强的道路。中国宏观上有三大政治正确: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是硬道理,以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根据历史经验,它们殊途同归与一点:坚持***的领导。

不久前,中超的阿根廷外援拉维奇在定妆照中做了个拉眼角的动作,在国内引发轩然大波。在过去中外民间交流没那么频繁的时期,中国人并不熟悉这个动作,实际上要不是网红情侣 @KatAndSid 在微博上科普过一波美国常见的歧视中国人的行为,许多人恐怕会觉得哪怕你说我眯眯眼也没什么了不起,我还说韩国人是真正的眯眯眼呢。

根据@KatAndSid的解释,拉维奇的行为是歧视中国人

但这事放在美国的种族环境中来看,严重程度不亚于对黑人说“n”开头的那个词。早期华裔移民由于语言不通、体貌特征有别于当地人,受到极不公正对待,甚至被迫接受了具有明显种族歧视意味的《法案》。今天,美国华裔已经靠着“模范表现”跻身主流社会,而主流社会为了纠正历史上对华裔的不公正待遇,对拉眼角这个动作进行行为审查,避免勾起华裔社群的悲惨记忆。

可既然中国不是一个种族问题突出的移民国家,也不存在自我歧视这种荒谬的事,甚至许多人为了追求大眼睛不惜对自己动刀子,那为何对这个动作如此敏感?因为它踩中了中国最敏感的神经——对晚晴时期国人在列强铁蹄践踏下沦为二等公民的屈辱记忆。

所以哪怕拉眼角这个动作在政治正确敏感度较低的拉丁美洲并无太多恶意,最多归结为素质不高,在中国它绝不仅是个品味糟糕的玩笑,而涉及民族尊严的底线。因此,当不同政治文明的“正确”标准发生碰撞时,作为往返穿梭不同社会间的个体,充分了解当地社会、谨言慎行都是必须的。

流动的政治正确才是社会的良心

另外,因为政治文化和社会现实在不断演变,所以政治正确是一个流动的概念。当我们察觉某个社会的政治正确已经高度僵化,甚至到了荒谬的地步,说明它滞留在更早的时代,尚未适应社会的变迁。而此时对政治正确的挞伐和否定,实际上就是在凝聚新的共识,形成适应时代的政治正确。

在美国独立早期,人口主要由欧洲移民构成时,保卫新世界不受旧制度腐蚀的爱国主义是政治正确;二战后建立新的世界秩序时,国际贸易和自由主义是政治正确;冷战后失去了苏共这个强有力的意识形态对手,身份认同、宗教自由、性别角色自主成为了政治正确。未来,随着自由主义建制派遭到民粹主义反噬,很难预料“反政治正确”会不会成为新的“政治正确”,若果然如此,那真的叫做“日光之下,并无新事。”

僵化刻板的政治正确不叫政治正确

把视线收回国内,政治正确同样随着历史进程发生变化,秦二世时指鹿为马是政治正确;盛唐时期民族融合是政治正确;明朝“驱逐鞑虏”是政治正确;新中国前三十年让人民吃饱饭、站起来是政治正确;后三十年让人民富起来、让弱势群体有话语权是政治正确。举个生活中不起眼的例子,小时候我们会跟在腿脚不灵便的人身后唱“拜拜参加红军”之类的儿歌起哄,但随着残障人士的权益得到社会关注,我们已高度重视他们的个人感受,比如把瞎子聋子叫做视障听障人士,把弱智叫做智障,把老年痴呆症叫做阿尔兹海默症。

放在过去,视障学生无法像健全学生那样接受教育并考取资质,并非什么违背社会预期的大事。但就在上周(5月16日),教育部根据《残疾人保障法》回应视障女生小倩的起诉,专门为她准备了四级英语考试的盲文试卷。因此政治正确绝不是像许多人认为的那样,只是对“伤人的真相”的回避,当它与社会现实高度匹配的情况下,也应该是有温度的。

未来,随着中国实现两个百年目标,逐渐成为全球性大国;民族自信心回复至鸦片战争以前的水平;种族、宗教成分逐渐复杂化;社群之间利益分配的重要性提升,政治正确的内容显然还会相应发生改变。五十年之后,中国与国人的绝对发展水平与相对国际地位都将发生巨大变化,那时候再回顾杨姑娘与拉维奇的言论与行为,人们大可以一笑置之。

高老头简介

抗战胜利70年来,总有一些人企图歪曲历史、抹黑英雄,更有甚者,怀疑中国抗战胜利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贡献。那么,在外国的政要、专家、学者的眼里,中国对二战的贡献有多大呢?

1.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

中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所作出的贡献以及所经历的牺牲已经得到举世公认,中国人民在战争中所遭受的苦难已经得到世界人民的正确评价和广泛同情。国际社会应当从过去的战争惨剧中认真吸取教训,并以向前看的态度携手共建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

2.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人民以巨大牺牲捍卫世界的和平,中国人民在战胜法西斯方面的作用应得到更多认可。中国是二战东方主战场,即便在最艰难时刻中国也没有放弃抵抗,牵制日本军国主义,使日本无法继续进犯南亚国家和澳大利亚。

3.俄罗斯科学院军事研究中心主任---格奥尔吉·库马尼奥夫

第二次世界大战应该以1931年日本侵华为起始标志。中国人民在二战中的贡献被普遍低估。中国抗击日本侵略者整整14年,以伤亡军民3500万人的巨大代价,令日本军队将主要精力放在中国战场,无暇他顾。

平型关战役中115师的将士们同日军拼

4.哈萨克斯坦总统公共管理学院研究所所长---朱马古洛夫·伊曼戈列维奇

中国人民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不仅为自己赢得生存权利和国际地位,更有力支援了欧洲战场的反法西斯战争。由于大量兵力在中国受到牵制,日本无法全力进攻苏联,而苏联得以集中精力,对抗纳粹德国。

淞沪会战后,日军屠杀被俘的中国士兵

5.塔吉克斯坦斯拉夫大学历史系教授---朱拉·拉提托夫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的战争持续时间最长。中国人民以巨大的伤亡代价英勇抗日,增强了统一战线中盟友的必胜信心。

抗日战争期间,中国百姓更是遭受了深重苦难,但仍未放弃抵抗。

6.乌克兰历史学家---阿列克谢·科瓦利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上最英勇悲壮的篇章。中国人民以实际行动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巨大贡献。中国以及全世界的历史学家都应该更加认真地研究中国和中国人民在抗击日本侵略者方面所发挥的真正重要的作用。

7.西班牙军事史专家---何塞·路易斯·巴尔赛罗

中国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历史贡献受到低估。中国战场在1931年便已形成,中国付出巨大牺牲,极大牵制了日本兵力,遏止其侵略势头。今天,越来越多军事史学者开始注意并重视中国在二战中的作用,相关研究不断深入。

淞沪会战后的上海

8.保加利亚保中友联会秘书长---伊斯克拉·杜姆科娃

中国的贡献不容质疑。中国人民的抵抗牵制了日本在更大范围内实施侵略。在抗战中形成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将不同政党、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信仰的人团结在一起,共同为战胜法西斯而奋斗,这对当今世界仍有借鉴意义。

9.埃及前驻中国大使---阿卜杜勒·瓦哈比

包括中国在内广大第三世界国家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最终胜利所作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中国在抗日战争中付出3500万人伤亡的巨大牺牲。这些事实值得世界各国人民了解和铭记。

10.日本国立山口大学副校长---纐缬厚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一场伟大的战争。中国在资金、资源极其有限的情况下,依靠人民的爱国和团结精神以及中国***的出色战略领导,战胜日本侵略者。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不仅具有双边战争性质,更具有国际意义,对这是一场终结侵略、证明人民的团结和勇气实现和平的战争。

作品简介

《 高老头》发表于1834年,是巴尔扎克最优秀的作品之一。这部作品在展示社会生活的广度和深度方面,在反映作家世界观的进步性和局限性方面,在表现《人间喜剧》的艺术成就和不足之处方面,都具有代表意义。其艺术风格最能代表巴尔扎克的特点。在这篇小说中,作者第一次使用他创造的“人物再现法”—让一个人物不仅在一部作品中出现,而且在以后的作品中连续不断地出现,它不仅使我们看到人物性格形成的不同阶段,而且使一系列作品构成一个整体,成为《人间喜剧》的有机部分。在此,一些主要人物如拉斯蒂涅、鲍赛昂子爵夫人、伏特冷纷纷登场亮相,《人间喜剧》拉开了序幕。

■著名译本

傅雷先生在1963年首译的《高老头》版本,人民文学出版社在1978年又重新出版,至今无人企及。

■有关于《人间喜剧》

巴尔扎克用总标题为《人间喜剧》的一系列小说,反映了急剧变革时期的法国生活。《人间喜剧》分为三大部分:风俗研究、哲理研究和分析研究;其中风俗研究内容最为丰富,又分为六个“场景”。其基本内容表现为:首先,反映了上升的资产阶级取代贵族阶级的罪恶发家史;同时也写出了贵族阶级的没落衰亡史,至为重要的内容是对金钱势力的批判,巴尔扎克描写了一幕幕围绕着金钱而展开的人间惨剧,从而使我们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与肮脏有一个形象的认识。

作者简介

巴尔扎克是19世纪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是一位具有浓厚浪漫情调的伟大作家,一边因奢华的生活而负债累累,一边以崇高深刻的思想创作出博大精深的文学巨著。他的生活趣事层出不穷,而作品更被誉为“法国社会的一面镜子”。在他逝世时,文学大师雨果曾站在法国巴黎的蒙蒙细雨中,面对成千上万哀悼者慷慨激昂地评价道:“在最伟大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是名列前茅者;在最优秀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是佼佼者。”

作品目录

共有六章,分别是:

第一章 伏盖公寓

第二章 两处访问

第三章 初见世面

第四章 鬼上当

第五章 两个女儿

第六章 父亲的死

内容梗概

1819年冬,在巴黎拉丁区有一个叫伏盖公寓包饭客房,是一个叫伏盖的美国老妇人开的。这里住着各种各样的人:有穷大学生拉斯蒂涅;歇业的面粉商人高里奥;外号叫“鬼上当”的伏脱冷;被大银行家赶出家门的泰伊番**;骨瘦如材的老处女米旭诺等。每逢开饭的时候,客店的饭厅就特别热闹,因为大家可以在一起取笑高老头。

69岁的高老头,6 年前结束了他的买卖后,住到了伏盖公寓。当时,分住在二楼一间最好的房间,每年交一千二百法朗的膳宿费,他衣着讲究,每天还请理发师来给他梳头发,连鼻烟匣都是金的,他算得上这所公寓里最体面的房客,人们都叫他高里奥先生。寡妇老板娘还向他搔首弄姿,想改嫁于他当一名本地区的阔太太。

高老头把他全部的爱都放在两个出嫁的女儿身上,不受伏盖太太的诱惑。第二年年末,高老头就要求换次等房间,并且整个冬天屋子里没有生火取暖,膳宿费也减为九百法郎。大家把他当作“恶癖、无耻、低能所产生的最神秘的人物”。常有两个贵夫妻来找他,以为他有艳遇,高老头告诉大家,那是他的女儿:雷斯多伯爵夫人和银行家纽沁根太太。第三年,高老头又要求换到最低等的房间每月房钱降为四十五法郎,他戒了鼻烟,批发了理发匠,金刚钻、金烟匣、金链条等饰物也不见了,人也越来越瘦,看上去活像一个可怜虫。伏盖太太也认为:要是高老头真有那么有钱的女儿,他决不会住在四楼最低等的房间。

可是,高老头这个谜终于被拉斯蒂涅揭开了。拉斯蒂涅是从外地来巴黎读大学的青年,出身破落贵族家庭,白皮肤、黑头发、蓝眼睛,热情而有才气,想做一个清廉正直的法官。但巴黎的豪华生活的刺激加强了他“对权位的欲望与出人头地的志愿”。他认为靠自己的勤奋学习求上进的路太艰苦,也太遥远,还不一定行得通,而现实社会依靠几个有钱的女人作进身的阶梯则容易得多,于是他想“去征服几个可以做他的后台的妇女”。由于姑母的引荐,他结识了远房表姐,巴黎社交界地位显赫的鲍赛昂子爵夫人。拉斯蒂涅很得意地向伏盖公寓的房客们讲了在舞会认识了伯爵夫人的事。高老头兴奋地问:“昨晚雷斯多太太很漂亮吗?”公寓老板娘便认定高老头定是给那些婆娘弄穷的。拉斯蒂涅想弄清高老头和伯爵夫人的关系,决定去雷斯多伯爵夫人家。在伯爵夫人家他的寒酸相引起仆人轻蔑;接着他莽撞地冲进了一间浴室,大出洋相;后又到提到和高老头住在一起,却引起伯爵夫妇的不快,把他赶了出来。拉斯蒂涅十分懊恼,只好赶去向表姐求教。鲍赛昂夫人告诉他,雷斯多太太便是高里奥的女儿。

高老头是法国大革命时期起家的面粉商人,中年丧妻,他把自己所有的爱都倾注在两个女儿身上。为了让她们挤进上流社会,从小给她们良好的教育,出嫁时,给了她们每人80万法郎的陪嫁,让大女儿嫁给了雷斯多伯爵,做了贵妇人;小女儿嫁给银行家纽沁根,当了金融资产阶级阔太太。他以为女儿嫁了体面人家,自己便可以受到尊重、奉承。那知不到两年,女婿竟把他当作要不得的下流东西,把他赶出家门。高老头为了获得他们的好感,忍痛出卖了店铺,将钱一分为二给了两个女儿,自己便搬进了伏盖公寓。两个女儿只要爸爸的钱,可现在高老头已没钱了。

鲍赛昂夫人教导拉斯蒂涅社会又卑鄙又残忍,要他以牙还牙去对付这个社会。她说:“你越没有心肝,就越高升得快。你毫不留情的打击人家,人家就怕你。”“没有一个女人关切,他在这儿便一文不值,这女人还得年轻、有钱、漂亮。”按照表姐的指点,拉斯蒂涅决心去勾引高老头的二女儿妞沁根太太。

伏脱冷是个目光敏锐的人,看出拉斯蒂涅想往上爬的心思。他对拉斯蒂涅说:“在这个互相吞筮的社会里,清白老实一无用处,如果不像炮弹一样轰进去,就得像瘟疫一般钻进去,清白诚实是一无用处的。”他指点拉斯蒂涅去追求维多利**,他可以叫人杀死泰伊番**的哥哥,让她当上继承人,这样银行家的遗产就会落到拉斯蒂涅手中,只要给他二十万法郎作报酬。拉斯蒂涅虽然被伏脱冷的赤裸裸的言辞所打动,但又没敢答应下来。

拉斯蒂涅通过鲍赛昂夫人结识了纽沁根太太,而纽沁根太太并不是他想要追求的对象。她的丈夫在经济上对她控制很严,甚至要求拉斯蒂涅拿自己仅有的100 法郎去替她赢6000法郎回来。于是拉斯蒂涅便转向对泰伊番**的进攻。

这时伏脱冷已让同党寻衅跟泰伊番**的哥哥决头,并杀死了他。拉斯蒂涅矛盾重重,是爱维多利**呢,还是爱纽沁根太太呢?最后,他选择了后者,他想“这样的结合既没有罪过,也没有什么能教最严格的道学家皱一皱眉头的地方。”

房客米旭诺老**,她接受了警察局暗探险的差使,刺探伏脱冷的身份。她在伏脱冷的饮料中下麻药,伏脱冷被醉倒不省人事。米旭诺脱下伏脱冷的外衣,在肩上打了一巴掌,鲜红的皮肤上立刻现出“苦役犯”的字样。当伏脱冷醒来时,警察已经包围了伏盖公寓。特务长打落了他的假发,伏脱冷全身的血立刻涌上了脸,眼睛像野猫一样发亮,他使出一股蛮劲,大吼一声,把所有的房客吓得大叫起来。暗探们一齐掏出手枪,伏脱冷一见亮晶晶的火门,突然变了面孔,镇静下来,主动把两只手伸上去。他承认自己叫雅克·柯冷,诨名“鬼上当”,被判过20年苦役,他被逮捕了。

高老头得知拉斯蒂涅爱自己的二女儿,想为拉斯蒂涅与女儿牵线搭桥,购买了一幢小楼,供他们幽会。一天,纽沁根太太急忙来找高老头,说明她丈夫同意让她和拉斯蒂涅来往,但她不能向他要回陪嫁钱,高老头要女儿不要接受这条件,“钱是性命,有了钱就有了一切。”这时,雷斯多夫人也来了。她哭着告诉父亲:她的丈夫用她卖掉了项链的钱去为情人还债,现在她的财产已差不多全部被夺走,她要父亲给她一万二千法郎去救她的情夫。两个女儿吵起嘴来,高老头爱莫能助,他急得晕过去,患了初期脑溢血症。

在他患病期间,两姐妹都没来看他一次,大女儿关心的是即将参加盼望已久的鲍赛昂夫人的舞会;二女儿来过一次,但不是来看父亲的病的,而是要父亲给她支付欠裁缝一千法郎的定钱。高老头被逼得付出了最后1 文钱,致使中风症猛发作。

鲍赛昂夫人举行盛大的舞会,场面非常壮观,公主、爵爷、名门闺秀都前来参加。500 多辆车上的灯烛照得屋内处处通明透亮。子爵夫人装束素雅,脸上没有表情,仿佛还保持着贵妇人的面目,而在她心目中,这座灿烂的宫殿已经变成一片沙漠,一回到内室,便禁不住泪水长流,周身发抖。舞会结束后,拉斯蒂涅目送表姐鲍赛昂夫人坐上轿车,同她作了最后一次告别。他感到“他的教育已经受完了”他认为自己“入了地狱,而且还得呆下去”。

可怜的高老头快断气了,他还盼望着两个女儿能来见他一面。拉斯蒂涅差人去请他的两个女儿,两个女儿都推三阻四不来。老人每只眼中冒出一颗眼泪,滚在鲜红的眼皮边上,他长叹一声,说:“唉,爱了一辈子的女儿,到头来反给女儿遗弃!”

只有拉斯蒂涅张罗着高老头的丧事,两个女儿女婿只派了两驾空车跟在灵柩后面。棺木是由一个大学生向医院廉价买来的,送葬费由拉斯蒂涅卖掉金表支付的。他目睹这一幕幕悲剧,随着高老头的埋葬也埋葬了自己最后一滴同情的眼泪,他决心向社会挑战,“现在咱们俩来拼一拼吧!”

思想感情

《高老头》着重揭露批判的是资本主义世界中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小说以1819年底到1820年初的巴黎为背景,主要写两个平行而又交叉的故事:退休面条商高里奥老头被两个女儿冷落,悲惨地死在伏盖公寓的阁楼上;青年拉斯蒂涅在巴黎社会的腐蚀下走上堕落之路。同时还穿插了鲍赛昂夫人和伏脱冷的故事。通过寒酸的公寓和豪华的贵族沙龙这两个不断交替的主要舞台,作家描绘了一幅幅巴黎社会人欲横流、极端丑恶的图画,暴露了在金钱势力支配下资产阶级的道德沦丧和人与人之间的冷酷无情,揭示了在资产阶级的进攻下贵族阶级的必然灭亡,真实地反映了波旁王朝复辟时期的特征。

写作背景

19世纪上半叶是法国资本主义建立的初期,拿破仑在1815年的滑铁卢战役中彻底败北,由此波旁王朝复辟,统治一直延续到1830年。由于查理十世的政策激怒了人民,七月革命仅仅三天便推倒了复辟王朝,开始了长达18年的七月王朝的统治,由金融资产阶级掌握了政权。《欧也妮·葛朗台》发表于1833年,也即七月王朝初期。刚过去的复辟王朝在人们的头脑中还记忆犹新。复辟时期,贵族虽然从国外返回了法国,耀武扬威,不可一世,可是他们的实际地位与法国大革命以前不可同日而语,因为资产阶级已经强大起来。刚上台的路易十八不得不颁布新宪法,实行君主立宪,向资产阶级做出让步,以维护摇摇欲坠的政权。资产阶级虽然失去了政治权力,却凭借经济上的实力与贵族相抗衡。到了复辟王朝后期,资产阶级不仅在城市,而且在贵族保持广泛影响的农村,都把贵族打得落花流水。复辟王朝实际上大势已去。巴尔扎克比同时代作家更敏锐,独具慧眼地观察到这个重大社会现象。

相关评论

“《高老头》还成功地塑造了青年野心家拉斯蒂涅和没落贵夫人鲍赛昂的形象。前者原为一个外省贵族青年,想来巴黎进大学重振家业,但目睹上流社会的挥金如土、灯红酒绿,他往上爬的欲望倍增,他在鲍赛昂子爵夫人和逃犯伏特冷的唆使下,日益丧失正直的良心,开始为金钱而出卖正直,特别见证了高老头的两个女儿对待父亲象榨干的柠檬一般以后,更坚定了向资产阶级的道路走去的决心。《高老头》中主要描写了他野心家性格形成的过程,在以后的一系列作品中他更一发不可收拾,靠出卖道德和良心竟当上了副国务秘书和贵族院议员,而一切的取得都依赖于极端利己主义原则。鲍赛昂子爵夫人是巴尔扎克为贵族阶级唱的一曲无尽的挽歌,她出身名门贵族,是巴黎社交界的皇后,只因缺乏金钱而被情人抛弃,被迫退出巴黎上流社会,高贵的门第再也敌不过金钱的势力,她在后来的小说中因为同样的原因又一次被金钱出卖。她的遭遇告诉人们,贵族阶级除了失败之外不可能有更好的命运,金钱才是这个世界的主宰。

《高老头》在艺术上很严谨,作者设置了典型环境,让典型人物活动于其中,使人与人的金钱关系与环境相契合,书中安排了四条情节线索,以拉斯蒂涅的堕落为主线,其它几条起辅助作用,纵横交错又脉络分明;典型人物的刻划是巴尔扎克的最大特色,不论是外貌描写还是心理刻划,甚至一个细节,如高老头每吃一块面包都要放在鼻下嗅一嗅,都使人物更鲜明生动;人物语言的个性化也是作者一大功力,贵族沙龙中的语言与逃犯的语言绝不一样。”

精彩片段

高老头临死前想见女儿一面,让人去叫他的女儿,可两个女儿谁也没来。

高里奥不出声了,仿佛集中全身的精力熬着痛苦。“她们在这儿,我不会叫苦了,干么还要叫苦呢?”他迷迷糊糊昏沉了好久。克利斯朵夫回来,拉斯蒂涅以为高老头睡熟了,让佣人高声回报他出差的情形。

“先生,我先上伯爵夫人家,可没法跟她说话,她和丈夫有要紧事儿。我再三央求,雷斯多先生亲自出来对我说:高里奥先生快死了是不是?哎,再好没有。我有事,要太太待在家里。事情完了,她会去的。——他似乎很生气,这位先生。我正要出来,太太从一扇我看不见的门里走到穿堂,告诉我,你对我父亲说,我同丈夫正在商量事情,不能来。那是有关我孩子们生死的问题。但等事情一完,我就去看他。——说到男爵夫人吧,又是另外一桩事儿!我没有见到她,不能跟她说话。老妈子说她今儿早上五点一刻才从舞会回来,中午以前叫醒她,一定要挨骂的。等会她打铃明我,我会告诉她,说她父亲的病更重了。报告一件坏消息,不会嫌太晚的。我再三央求也没用。哎,是呀,我也要求见男爵,他不在家。”

“一个也不来”拉斯蒂捏嚷道,“让我写信给她们。”“一个也不来,”老人坐起来接着说,“她们有事,她们在睡觉,她们不会来的。我早知道了。直要临死才知道女儿是什么东西!朋友,你别结婚,别生孩子!你给他们生命,他们给你死。你带他们到世界上来,他们把你从世界上赶出去。她们不会来的!我已经知道了十年。有时我心里这么想,只是不敢相信。”

高老头死了,两个女儿谁也没有来,他的钱都给女儿花光了,到死连入殓的衣服都没有,是拉斯蒂涅卖了自己的表才给他入殓的。

拉斯蒂涅奔下楼梯,到雷斯多太太家去了。刚才那幕可怕的景象使他动了感情,一路义愤填胸。他走进穿堂求见雷斯多太太,人家回报说她不能见容。

他对当差说:“我是为了她马上要死的父亲来的。”“先生,伯爵再三吩咐我们……”“既然伯爵在家,那么告诉他,说他岳父快死了,我要立刻和他说话。”欧也纳等了好久。“说不定他就在这个时候死了,”他心里想。

当差带他走进第一窖室,雷斯多先生站在壁炉前面,见了客人也不请坐。“伯爵,”拉斯蒂涅说,“令岳在破烂的阁楼上就要断气了,连买木柴的钱也没有;他马上要死了,但等见一面女儿……”“先生,”伯爵冷冷的回答,“你大概可以看出,我对高里奥先生没有什么好感。他教坏了我太太,造成我家庭的不幸。我把他当做扰乱我安宁的敌人。他死也好,活也好,我全不在意。你瞧,这是我对他的情分。社会尽可以责备我,我才不在乎呢。我现在要处理的事,比顾虑那些傻瓜的阔言闲语紧要得多。至于我太太,她现在那个模样没法出门,我也不让她出门。请你告诉她父亲,只消她对我,对我的孩子,尽完了她的责任,她会去看他的。要是她爱她的父亲,几分钟内她就可以自由……”

“伯爵,我没有权利批评你的行为,你是你太太的主人。至少我能相信你是讲信义的吧?请你答应我一件事,就是告诉她,说她父亲没有一天好活了,因为她不去送终,已经在咒她了!”雷斯多注意到欧也纳愤愤不平的语气,回答道:“你自己去说吧。”

拉斯蒂涅跟着伯爵走进伯爵夫人平时起坐的客厅。她泪人儿似的埋在沙发里,那副痛不欲生的模样叫他看了可怜。她不敢望拉斯蒂涅,先怯生生的瞧了瞧丈夫,眼睛的神气表示她精神肉体都被专横的丈夫压倒了。伯爵侧了侧脑袋,她才敢开口:“先生,我都听到了。告诉我父亲,他要知道我现在的处境,一定会原谅我。想不到要受这种刑罚简直受不了。可是我要反抗到底,”她对地的丈夫说。“我也有儿女。请你对父亲说,不管表面上怎么样,在父亲面前我并没有错,”她无可奈何的对欧也纳说。

那女的经历的苦难,欧也纳不难想象,便呆呆的走了出来。听到特·雷斯多先生的口吻,他知道自己白跑了一趟,阿娜斯大齐已经失去自由。

接着他赶到特·纽沁根太太家,发觉她还在床上。“我不舒服呀,朋友,”她说。“从跳舞会出来受了凉,我怕要害肺炎呢,我等医生来……”欧也纳打断了她的话,说道:“哪怕死神已经到了你身边,爬也得爬到你父亲跟前去。他在叫你!你要听到他一声,马上不觉得你自己害病了。”

“欧也纳,父亲的病也许不象你说的那么严重;可是我要在你眼里有什么不是,我才难过死呢;所以我一定听你的吩咐。我知道,倘若我这一回出去闹出一场大病来,父亲要伤心死的。我等医生来过了就走。”她一眼看不见欧也纳身上的表链,便叫道:“哟!怎么你的表没有啦?”欧也纳脸上红了一块。“欧也纳!欧也纳!倘使你已经把它卖了,丢了,……哦!那太岂有此理了。”

大学生伏在但斐纳床上,凑着她耳朵说:“你要知道么?哼!好,告诉你吧!你父亲一个钱没有了,今晚上要把他入碱的尸衣都没法买。你送我的表在当铺里,我钱都光了。”

但斐纳猛的从床上跳下,奔向书柜,抓起钱袋递给拉斯蒂捏,打着铃嚷道:“我去我去,欧也纳。让我穿衣服,我简直是禽兽了!去吧,我会赶在你前面!”她回头叫老妈子:“丹兰士,请老爷立刻上来跟我说话。”

艺术成就

《高老头》集中表现了巴尔扎克现实主义创作艺术的主要特色。

■精细而富有特征的典型环境

巴尔扎克非常重视详细而逼真的环境描绘,一方面是为了再现生活,更重要的是为了刻画人物性格。作品围绕拉斯蒂涅的活动,描写了巴黎不同等级、不同阶层的人们的生活环境;拉丁区的伏盖公寓,形似牢狱的**屋子,到处散发着“闭塞的、霉烂的、酸腐的气味”,塞满了肮脏油腻、残破丑陋的器皿和家具,这是下层人物的寄居之地。唐打区内高老头的两个女儿家里,虽有金碧辉煌的房子、贵重的器物,但“毫无气派的回廊”,挂满意大利油画的客厅却“装饰得像咖啡馆”,这显示了作为新贵的资产阶级暴发户们俗不可耐的排场。圣日尔曼区古老的鲍赛昂府则显示出完全不同的气派,院中套着精壮马匹的华丽马车,穿着金镶边大红制服的门丁,两边供满鲜花的大楼梯以及只有灰和粉红色的小巧玲珑的客室,这些精雅绝伦的陈设、别出心裁的布置都衬托出上流社会贵族“领袖”的风雅超群。这些精细而富有特征的环境描写,有利于展示其对人间性格形成的影响。当拉斯蒂涅从雷斯多夫人和鲍赛昂夫人两处访问后回到栖身的伏盖公寓时,作品写道:“走入气味难闻的饭厅,十八个食客好似马槽前的牲口一般正在吃饭。他觉得这副穷酸相跟饭厅的景象丑恶已极。环境转变太突兀了,对比太强烈了,格外刺激他的野心……”已经享受过上流社会生活的拉斯蒂涅再也不肯自甘贫贱,最后,他决心弄脏双手,抹黑良心,不顾一切地向上扑。拉斯蒂涅的堕落是这种特定的典型环境所决定的。

■人物性格的典型化

巴尔扎克不仅塑造了高里奥、拉斯蒂涅、鲍赛昂夫人、伏脱冷等典型形象,而且在其他人物形象的塑造中也做到了共性与个性的统一。雷斯多伯爵夫妇和纽沁根男爵夫妇虽然有贵族的头衔,实际上都是资产者。他们既有追求个人私利的共同特性,又都是独具个性的典型。银行家纽沁根心目中只有金钱,他对待妻子寻求外遇的态度很明朗:“我允许你胡搅,你也得让我犯罪,教那些可怜虫倾家荡产。”雷斯多伯爵对妻子的美着了迷,虽听凭她和玛克勾搭,却有一定限度,这和他的贵族门第观念有关。他知道妻子偷卖祖传钻石后,想方设法赎回,让她戴着参加舞会,以维护门第的尊严。

阿娜斯塔齐和但斐那都是高老头的女儿,但两姊妹各有自己的个性。前者身材高大、结实、黑发,眼睛炯炯有神,进宫谒见过皇上,不把妹妹放在眼里。后者娇小、金发,极有风韵,自知社会地位不高,陪嫁被丈夫侵占,又遭情夫遗弃,性格忧郁善感,经常怀念童年时代的幸福生活。但她们俩都是虚荣心极强的利己主义者,为了满足欲望,不惜榨干父亲的积蓄。阿娜斯塔齐向父亲要钱,往往用勒索的方法,但斐那则用撒娇哄骗的办法。

■精致的结构

小说以高老头和拉斯蒂涅的故事为两条主要线索,又穿插了伏脱冷、鲍赛昂夫人的故事。几条线索错综交织,头绪看似纷繁而实际主次分明、脉络清楚、有条不紊。作品以叙述高老头被女儿榨干钱财遭抛弃为中心情节,以拉斯蒂涅为中心人物,通过他的活动穿针引线,将上层社会与下层社会联系起来,将贵族沙龙与资产者客厅连结起来。随着高老头之谜在拉斯蒂涅眼前展现、解开,情节步步推向高潮。伏脱冷被捕、鲍赛昂夫人被弃、高老头惨死,拉斯蒂涅都是目睹者、见证人。社会的丑恶证实了他接受的反面教育,高老头埋葬之日,也是拉斯蒂涅的青年时代结束之时。几条线索紧密交织、环环相扣、步步深入,起着互相深化、互为补充的作用,从而深刻地表现了作品的主题。

■对比手法的广泛运用

艺术上的对比手法在《高老头》中运用得十分广泛。伏盖公寓与鲍赛昂府的强烈对比,不仅促使拉斯蒂涅个人野心的猛烈膨胀,而且表明不管是赫赫声威的豪门大户还是穷酸暗淡的陋室客栈,一样充斥着拜金主义,一样存在着卑劣无耻。高贵庄重的鲍赛昂夫人与粗俗强悍的伏脱冷形成鲜明对比,一个文质彬彬,一个直言不讳,但不同的语言却又揭示了同样的道理,而他们两人看透社会的理论又与自己生活中的惨败成为反衬,更加深了悲剧的意味。此外,还有高老头女儿的穷奢极欲与高老头的贫苦窘困的对比,鲍赛昂夫人退隐时热闹的场面与凄凉心情的对比等等。这种鲜明对比的手法,使作品的主题更加鲜明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