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奥运火炬,是如何做到不熄灭的?

2.奥运火炬是用什么做燃料的?

3.东京奥运会开幕式点火没加创意,超级变是唯一亮点吗?

4.奥运圣火的由来

5.奥运圣火为什么不灭

6.东京奥运会火炬两天内三次熄灭,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7.东京奥运会圣火传递途中意外熄灭,通常圣火是靠什么一直维持燃烧的?

东京奥运会 火炬_揭秘东京奥运火炬

东京奥运会圣火传递的开始仪式在福岛县举行,东京都的知事小池、东京奥运会组委会的桥本圣子、东京的奥林匹克大臣、石原里美选手等艺人参加了点火仪式。因为是疫病时期,计划举行3000人参加的接力开始仪式,但是一般的观众不能入场。流程也变简单了。日本政府选择福岛县作为圣火传递的出发地,是因为希望向世界传达福岛复兴的决心。奥运圣火将在121天内在日本47个都道府县巡回。途中约有1万名火炬手传递圣火,在7月23日的开幕式上点燃东京国立竞技场的圣火台。圣火传递是每届奥运会不可或缺的仪式。请告诉我圣火传递的仪式流程。古代奥运会的圣火是奥运会继续的象征。比赛期间,Zeus神坛的圣火一直在燃烧。1924年的Amsterdan奥运会再次被引入圣火仪式后,1932年也被点燃了。1936年柏林奥运组委会主席Carl Diem建议圣火应在希腊点燃,然后通过火炬接力的方式到达柏林。组委会采纳了这一建议,因此自从1952年开始每届奥运会的圣火都是如此产生。在奥林匹亚点燃火把时,会举行盛大的仪式。以前很安静的奥林匹亚这个时候很热闹。主办国的官员和通讯社的记者等会来这里。柏林奥运会时,国际奥林匹克的创立者,当时国际奥委会的顾拜旦名誉主席亲自前往会场发表了演说。仪式开始后,10多名希腊少女身着民族服装,在希腊著名女演员的陪同下唱歌跳舞。同时,人们用聚光镜聚集太阳光,点燃火炬。火焰燃烧起来后,观众雀跃不已,响起了掌声。随后,圣火传递从奥林匹亚传到雅典,抵达雅典后,希腊政府首脑率部长迎接,致贺词。火炬经过各国时,政府要员前来迎接,让本国著名运动员参加圣火传递。圣火必须在奥运会开幕前一天到达奥运会主办城市。在第二天的奥运会开幕时进行圣火传递,向奥运会的主体场传递。最后一个人高高举起火炬,穿过操场上聚集的各国运动员队伍,登上火炬塔,点燃奥运圣火。?圣火?一直燃烧到大会闭幕时止。担任火炬接力最后一棒跑是一项非常光荣的使命,大都由一些知名运动员担任。传递火炬从奥运会诞生以来就有了,火炬传递把奥林匹克的精神传达给每一个人,它向人们展示全世界渴望和平的愿望,火炬传递能够激起我们的运动激情,使全国人民的心再次凝集在一起。

奥运火炬,是如何做到不熄灭的?

兼顾美学与实用的平衡中,绿色环保的概念也逐渐渗透在火炬之中。

文 智造前研

1934 年,在国际奥委会雅典会议上决定,恢复部分古代奥运会旧制。规定运动会期间,从开幕日期至闭幕式止,在主体场燃烧奥林匹克圣火。火种必须来自奥林匹亚,采取火炬接力方式从奥林匹亚传到主办国。

自此之后,从 1936 年柏林奥运会起,点燃奥林匹克火焰是每届奥运会开幕式不可缺少的仪式之一,延续至今已经经过了 39 届。而在这 39 届奥运会中,奥运火炬从设计、材质以及燃料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兼顾美学与实用的平衡中,绿色环保的概念也逐渐渗透在火炬之中,见微知著,奥运火炬变迁的背后是一场能源变革。

柏林奥林匹克 体育 场的主火炬呈三脚架形状,灵感来自古希腊的图案,大约有 2.20 米高。柏林奥运圣火传递为第一次成功举办的圣火传递,媒体、电台和拍摄奥运会官方**的团队都对此进行了记录和报道。

在第一次奥运火炬传递之前,1928 年阿姆斯特丹奥运会和 1932 年洛杉矶夏季奥运会都有标志性的主火炬点燃仪式。然而,点燃主火炬的火种并非采集自奥林匹亚,也没有通过传递的方式被运送到开幕式现场。

使用火炬传递圣火的想法并不是突发奇想。受到古代方法启发组委会最初的想法是将圣火保存在树茎上,这种树茎取自地中海的一种树,这种树以燃烧缓慢而闻名。但是,从实际出发,最终采用了火炬传递的方式。由于市场上没有符合要求的火炬,组委会决定制作特定火炬。

(图为 1936 年柏林奥运会火炬,银色钢制材质,整个火炬 70 厘米,其中支架 28 厘米,燃料采用镁管、易燃膏。燃烧时间至少为 10 分钟)

现代奥运会火炬传递仪式,经历了三个发展时期 1896 至 1932 年的酝酿萌芽期、1936 至 1980 年的仪式形成期和 年至今的创新发展期。经过 80 余年的发展完善,火炬传递已经形成了完善的仪式。智造前研对过去的 39 届奥运会的火炬细节做了详细的统计。

奥运火炬的传递需路经各种自然环境,冬奥会火炬尤其要注意应对冬季地温、多风、多雨雪的气候条件。历届奥运火炬设计都必须通过极为严苛的环境技术测试,在风雨交加、大雪纷飞的各种恶劣的气候条件下,均需保证火炬熊熊燃烧产生明亮的火焰,且需要考虑手持奔跑的传递姿态下,确保火炬火焰燃烧时火炬手的安全。

此外,对于一些特殊环境,也需针对性的做出技术调整和突破,以使用极端传递环境的严苛挑战。而燃料作为火炬燃烧的核心成分,一直是火炬设计者精心考虑的重要方面,除了受到化学工业发展水平的影响外,节能、环保、燃烧安全及火焰颜色等均是影响火炬燃料选择的因素。

通过上图我们可以看到,早期的奥运会火炬主要是以金属镁作为燃料。镁的熔点为 65.1 摄氏度。在空气中就能点燃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但镁十分活泼,同时由于成本较高,燃烧颜色不够美观,后不再采用。

天然树脂松香也曾短暂的出现在奥运会火炬燃料中,但是树脂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有毒气体和烟雾,而且有刺鼻的气味。燃烧中途易熄灭,火焰的焰色也并不美观,因此天然树脂松香也只是昙花一现。

液化石油气出现在了 1972 年慕尼黑奥运会上,但液化石油气是一种易燃物质,空气中含量超标后遇明火即爆炸。同时在燃烧的过程中对附近的观众的身体 健康 和生态环境也造成了不低的危害和污染,之后也淡出了奥运会的火炬之中。

火药、汽油、酒精和特制橄榄油等等也在奥运会的 历史 上短暂的留下了一笔,1996 年亚特兰大夏奥会首次以丙烯作为燃料,丙烯燃烧虽然可以产生清晰显目的火焰,但却会产生污染严重的黑烟。2000 年悉尼夏奥会火炬采了用更为环保的混合燃气,丙烷和丁烷以 35:65 的比例混合燃烧产生的火焰无烟尘且清晰明亮。

此外,丁烷丙烷混合燃料沸点低,在常温常压下易气化的特点大大减轻了燃料罐的重量,且更为经济。在此之后举办的 2004 年雅典夏奥会、2006 年多哈亚运会等,均采用了相似的燃料方案。

近代奥运会的火炬燃料通常采用的是丙烷,价格低廉且温度范围比较宽,常温加压后更易液化,便于贮存在火炬中。丙烷燃烧只形成水蒸气和二氧化碳,没有其他物质,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属于清洁燃料,符合“绿色奥运”的理念。同时丙烷气体燃烧的火焰颜色为亮**,这样的颜色便于识别和电视转播、新闻摄影的需要。这也使得丙烷成为了众多奥运会火炬燃料的首选。

2020 年东京奥运会和 2022 年北京冬奥会的火炬燃料都采用了氢气,但两者之间也存在本质上的差别。当时日本计划借助东京奥运势头,大力发展氢能。不仅有丰田车企提供的氢能大巴、作为运动员往返场馆与奥运村之间的工具,同时日本政府还专门在奥运村附近建设了加氢站。但氢能利用涉及“制备、储存、运输、应用”多个环节,对氢能综合利用水平要求很高。最终由于受到氢燃料电池市场空间小,制氢、储氢、运氢等环节仍有技术瓶颈,同时成本层面也面临着很大的压力,再加上疫情控制不力等因素影响,最终奥运氢能源秀只能搁浅。

而北京 2022 年冬奥会却顺利实现了氢能利用的多个场景,开展制、储、运、加氢全供应链建设,氢能发动机已装配在公交、物流等不同车型;试制氢燃料电池发电车作为赛事场馆应急电源备用,配置输出功率为 400kW 氢燃料电池发电系统,可实现无时差供电切换。北京冬奥会将在延庆和张家口赛区投入 789 辆氢燃料大巴车服务赛事,赛后将转换为城市公交。氢能在北京冬奥会的应用,推动了氢能在交通、发电、供能、工业等多领域全场景示范推广应用,带动全产业链技术进步与产业规模化、商业化发展。

(2022 年北京冬奥会火炬设计灵感:北京将是第一个先后举办过夏奥会和冬奥会的“双奥之城”。2022 年北京冬奥会火炬是向中国首都的奥运遗产致敬,设计上和 2008 年北京奥运会主火炬造型相似,看起来像一个大卷轴。)

目前京张尤其是张家口已形成产业链齐全,具备一定发展潜力的氢能产业发展格局。值得一提的是,2 月 4 日,北京冬奥会张家口赛区火炬台创新采用绿氢作为燃料,点亮冬奥史上首支“绿氢”火炬。氢气被认为是最为清洁环保的燃料,其燃烧产物只产生能量和水,是完全的零排放燃料。而根据氢气制备的来源,以煤炭为原料制取的氢气被称作“灰氢”,以天然气为原料制备的氢气被称为“蓝氢”,用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备的氢气被称为“绿氢”,是最为环保绿色的氢气。

百年奥运火炬的变迁是全球能源领域大调整、大变革的缩影,全球能源技术创新进入高度活跃期,呈现多点突破、加速应用、影响深远等特点。供给侧的可再生能源、非常规油气已进入大规模应用阶段,需求侧的电动 汽车 和转化环节的智能电网处在市场导入期,可燃冰开发、碳捕获封存等技术有望取得新突破。能源技术革命已经引发了产业革命,将对能源供应结构、生产和利用方式、产业组织、地区格局产生深远影响,并将引领全球进入新一轮工业革命。

奥运火炬是用什么做燃料的?

奥运火炬并非不会熄灭,只是利用现代科技使其熄灭的可能降到了很低,即使熄灭也有备用的及时接上。

1、现在科技助力奥运火炬

火炬不熄灭的?神话?离不开燃料的帮助。现在奥运火炬所采用的燃料是丙烷,这是一种热量大、沸点低、燃烧时火焰明亮的气体,也因此奥运火炬在传递的时候能够适应各种天气。

当然,仅仅靠燃料是不可能做到不熄灭的,火炬的稳压装置和回热装置也起着很大的作用。其中,稳压装置的作用是稳定气体燃烧时需求的压力,让火焰可以在恶劣的天气状况下也能保持强度;回热装置则能够保持燃料室的温度,让燃料时刻保持燃烧状态。

各国在设计奥运火炬时,燃烧器是很费心思的一块,它既要能保证火炬不会熄灭,又要和火炬的外形相切合,是一项科技含量很高的设计。

2、火种也有?接力?

即使再精密的设计也难保不会发生意外,比如东京奥运会在传递火炬时就发生了熄灭这样尴尬的事情,因此科学家们在设计火炬时自然也要考虑到万一熄灭怎么办,总不能再去取一只新的火炬来吧。

在火炬的设计中有一个叫做火炬燃烧室的部位,它中间是有一个隔板的,将燃烧室分成了主燃室和预燃室两部分。一旦主燃室中的火焰熄灭,就可以使用火种灯中保留的火种去点燃预燃室,火炬就会再次燃烧起来。

当一天的火炬传递活动结束后,火种就会被保存在火种灯中,等到第二天再次点燃火炬。

奥运火炬虽然并不起眼,但它的作用毋庸置疑,各国在设计它时也是费尽了心思。既要保证火炬的美观,还要让它不会熄灭,可以说现代的火炬就是是一个小小的科技结晶。

东京奥运会开幕式点火没加创意,超级变是唯一亮点吗?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传递的圣火也在不断改进。

自从1936年第一次举行奥运火炬接力跑开始,传递圣火的火炬总共制造了24种样式,其中13个是为夏季奥运会设计的,11个是为冬奥会设计的。

1936年,卡尔·迪姆教授根据古希腊瓷器上的绘画设计,由德国人弗里德里希·克虏伯·许特韦克为柏林奥运会制作了第一把火炬。火炬由镁为主的燃料供燃,重460克,长27厘米。

1948年伦敦奥运会制作了两个火炬,一个重960克,长47厘米,另一个是专为最后一棒传递者制作的,重2.15公斤,长42厘米。

1952年赫尔辛基奥运会的火炬长57厘米、重1.08公斤,用合金材料制成,还有一个桦木制成的手柄。

1960年罗马奥运会的火炬由意大利考古工作者设计,重580克,长39.5厘米,由铜铝合金制成,用天然树脂松香作燃料。

1964年东京奥运会的火炬重826克,长64.8厘米,用不锈钢和铝制成。

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再次请1936年第一个火炬制造者克虏伯主持设计,用不锈钢制成的火炬长75厘米、重1.35公斤,燃料是液化气,能燃烧20分钟。

197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火炬长66厘米,重540克,燃料是经特殊处理的橄榄油,能烧10分钟。

年洛杉矶奥运会的火炬由特纳公司的纽哈特设计,重1.2公斤,长56.5厘米,由铝和铜合金制成,以丙烷作燃料。

2004年雅典奥运会火炬由金银两色的金属和木质手把构成,呈卷起的橄榄叶状,犹如向上喷发的烈火。火炬高68厘米,重700克,由希腊著名设计师安德雷亚斯·瓦罗佐斯设计,在总共21种不同的式样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2008北京奥运

火炬结构特点

基本工作流程

航天芯,也就是2008年北京奥运火炬的燃烧系统,包括燃料供应系统(燃料瓶、稳压装置和回热装置)和燃烧器两大部分。工作时,利用开关工具顺时针打开燃料瓶上的常闭开关阀,瓶内的高压丙烷蒸汽经过稳压装置进行减压,并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某一压力值附近,然后经过有五个通气孔的燃料分配器的侧孔进入回热铜管,在流经燃烧室和燃料瓶后重新进入燃料分配器,并从两路分别进入预燃室和主燃室进行燃烧。

燃料瓶

燃料供应系统的主要构成部件是稳压装置和燃料瓶,都是采用国内先进工艺和技术自主研发的。燃料瓶采用无缝冷拉工艺,直径为32毫米,即用一整块板拉成现在的形状,因此非常耐压(达14兆帕),相当于可承受水下1400多米的压力。由于火炬燃烧有时间要求,一瓶燃料需要保证燃烧15分钟以上,而燃烧器除要保证火炬形态外,也有一定的流量要求,因此为了既能保证和火炬外壳的匹配,又能满足燃烧时间,燃料瓶只能做得又细又长。这从工艺上讲,难度大大增加。因为是整体成型,且燃料瓶壁的壁厚不到1毫米,在长细比达到7.5倍的情况下是很容易拉裂的。

燃料的选择

燃料用的是99%以上纯度的丙烷。历史上的奥运火炬用混合燃料的较多。采用丙烷燃料是为了能在火炬传递路线范围内,满足环境温度的要求。其次颜色也是一个考虑,丙烷燃烧后火焰是橙色,具有较好的可视性。

稳压装置

稳压装置也是特别研制的。从燃料瓶里出来的气体压力是不稳定的,随着温度降低而减小。而火炬的燃烧需要一个稳定的流量,稳压装置的作用就是提供一定压力,一定流量的燃料供应,这和一般稳压装置的原理是一样的。气态的燃料以相对较高的压力进入稳压装置的进口,以高出环境压力一定范围的压力流出,保证燃烧所需的燃料压力和流量。稳压器的设计要求一般就是小巧轻便和多功能。现在的稳压装置共有四个功能:第一是将火炬开关设计到稳压装置上,这就少了一个零件;第二是减压;第三是稳压;第四就是在意外跌落的情况下,还能确保火炬继续燃烧,不会发生危险。

燃料瓶和稳压装置的连接

燃料瓶和稳压装置采用螺纹连接,燃料瓶口用外螺纹,稳压装置用内螺纹。这个虽不是独创,但在火炬上用得比较少。以前的一些火炬用的是现成的燃料瓶,多数是采用直接的顶压方式。这种没有螺纹的连接方式,如果气体压力过大,顶针会顶得很紧,用起来费劲;如果压力过小,由于使用时的振动,容易松脱,造成漏气;同时由于是非精确定位密封,在压紧的过程中或使用过程中也容易密封不严而漏气,既不安全,也容易熄火。我们吸取了国外火炬的经验和教训,采用了螺纹接口。

回热管

2000年悉尼奥运会和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的火炬都采用了保温装置。因为对于气相燃烧而言,若没有有效的热量补充,燃料瓶的温度是下降的。燃料在低温状态下,蒸汽压会降低,有可能会影响火炬燃烧性能。最初的设计就遇到了这个问题。刚研制时燃料瓶容积较大,因此它降温慢。现在燃料瓶小了,而燃烧时间要求提高,所以必须要加回热装置。要给它加热,就要有热源,于是很自然地想到利用火炬自身的火焰热量——燃料出来后不是直接进燃烧室,而是通过回热系统给燃料瓶进行加热,减缓温度降低的速度,满足燃烧时间。回热管还有个好处,就是热交换不可能把所有热量都交换掉,所以管内的气体温度也是升高的,有利于燃烧,这是个额外的好处。

燃烧器

双火焰是一个核心设计,并在国内第一次运用。燃料经过回热之后,分两路,一路进入预燃室,一路进入主燃室,基本上按1:2的比例进行分配。预燃室底部中心是喷嘴,其周围是进空气的孔。火炬外壳底部也有一定面积的进气通道。预燃室燃料往上喷时,会带动周围空气上升进入预燃室,这就是引射作用。

预燃室中燃料和空气混合后再燃烧,火焰像我们家里的煤气灶一样,掺混得比较好,燃烧充分,火焰温度比较高,形状短,是蓝色的,在强光下不易看见。而主燃室的燃料没有经过预混,燃料喷出后和空气混合,先扩散再燃烧,火焰温度稍低些,呈不透明的橙色。火焰高度高于25厘米。预燃室相当于一个稳定的火源,保证它始终不灭,即使外面的主燃室火焰熄灭,它会马上把主火焰点燃。

国外也有类似双火焰的设计,但不太一样,不是预混气的。像2006年都灵冬奥会,也是前后两个燃烧室,但两个都是扩散火焰。我们考虑用预混火焰,主要是它的温度比较高,复燃主火焰比较容易些。另一方面,主火焰在上,预燃火焰在下,受外界影响相对就小,保护火焰就容易些。

我们这个设计实际上是受了吸气式发动机的启发。因为有的发动机也有一个小的预燃室。应该说这种方案在火炬的使用中是第一次。主火焰从圆形管道上均匀的小孔中喷出,这也是特别之处。国外有很多是从一个小口喷出,或者虽是多个喷口,但尺寸较大。我们也做过这样方案的试验,一方面不太利于火焰的稳定,另一方面燃烧时烟较大。我们现在这个设计,火焰能从一个环的小孔中喷出,好处之一是喷出的燃料比较均匀,是圆形的火焰;另一个就是喷出来的燃料能与空气掺混的比较均匀,燃烧比较充分,烟就会小,有利于观赏性和环保。

在火炬研制中我们发现,风速对火炬工作的影响最大,在专用设备上进行了大量实验,做到大风小风条件下,都不熄火。我们很希望得到一支性能可靠、稳定的火炬。我们认为今后应在实际环境中,继续对火炬进行各项参数考核,并经严格的生产过程,保证研制质量。我们期待着北京奥运火炬将在同一个世界,传播同一个梦想。

奥运圣火的由来

北京时间7月23日晚,东京奥运会开幕式如约进行,全场观众不足一千人,成为了历史上首次没有观众的奥运会开幕式。不仅如此,本次东京奥运会的文艺表演阶段也很难令观众满意,全程没有表现出什么出彩的地方,往届每一次奥运会都会表现出鲜明的特点,而东京奥运会开幕式没有很吸引人的创意,超级变成为了唯一亮点。

一、点火、展示五环环节没创意

点燃奥运圣火和展示奥运五环,是每一次奥运会开幕式上都要进行的环节,虽然目的都是点燃圣火和展示奥运会五环,但每一届奥运会都能够用不同的创意方式表现出来。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点燃圣火的是体操王子李宁,从空中奔向火炬,点燃圣火。展示五环的环节则是看起来完全在空中绽放开来的五环,从电视转播中看都能够感受到科技感,创意更是非常好。伦敦奥运会和里约奥运会开幕式也都有各自的特点,这两个环节都没有太多的槽点。这次东京奥运会点燃火炬是由日本女网球运动员手捧着火把点燃了圣火,整个过程非常的朴素,没有任何特点可言。而展示五环的阶段,是一架木头制作的五环慢慢的展开,一群人围着五环在跳舞,现场的氛围十分诡异,甚至感觉像是一个食人族部落在围着火堆跳舞。

二、提倡环保、节约

此前东京奥运会组委会回应过酒店设备简陋的问题,原因是本次奥运会提倡节俭和环保,因此在很多设施的制作上都节约了成本,在开幕式中也可以体现出来,比如木制的五环等等,都体现了环保的特点。但是观众可并不买账,纷纷表示看开幕式像是在看开墓室。

奥运圣火为什么不灭

奥运圣火

火,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原动力,也是先民们心中的圣物。而火炬作为运动会的重要环节出现,已经有了2700多年的历史。传说古希腊的奥林匹亚山是众神的栖息之所,当地人为了纪念为人类盗得火种的火神普罗米修斯,每隔四年都要在祭台前举行一次祭祀仪式。

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点燃圣火的仪式,起源于古希腊人类自上天**火种的神话,在奥林匹亚宙斯Zeus神前,按宗教的仪式在祭坛上点燃火种,然后持火炬跑遍各城邦,传达奥运会即将开始的讯息,各城邦必须休战,忘掉仇恨与战争,积极准备参加奥运会的竞技比赛,因此火炬象征着和平、光明、团结与友谊等意义。

依据奥运的传统,火炬应该于开幕前一天抵达主办城市,于开幕式当天引燃。火炬在旅途中,或是抵达主办城市的各项庆祝活动,必须遵守奥林匹克的礼制仪式,不得被利用而作为广告宣传之用。然借着奥林匹克火炬,各主办国常在最后一段路程中,安排具有代表性与特色的人物,如为国争光的奥运金牌选手等,在狂热赞赏的观众前高举火炬,绕场一周后,跑上圣火台点燃圣火。

圣火必须位于大会场的明显位置,并应具有良好的视野,最好在大会场外也能看到圣火为宜。在奥运期间,圣火不可熄灭,当圣火熄灭时,奥运会即告正式结束。

1936年 柏林 奥运火炬首次燃起

在奥运历史上,由于柏林奥运会被利用,成为了宣扬纳粹主义的工具,因此这一届奥运会成了奥林匹克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几个污点之一,但是正是在1936年的柏林奥运会上,世人才首次看到奥运圣火的点燃,而也正是从这一届奥运会开始,奥运圣火才开始了它光耀寰宇的传递之旅。

7月20日,在奥林匹亚举行了隆重的火炬燃点仪式,12名身着希腊民族服装的少女在乐曲伴奏声中点燃了第一支火炬。国际奥委会前主席顾拜旦亲临会场,并发表了演说,随后正式开始了每人手持火炬跑1公里的火炬接力。火炬传递先后经过了希腊、保加利亚、南斯拉夫、匈牙利、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于8月1日凌晨到达柏林。从奥林匹亚至柏林运动场,全程3075公里,参加接力的共3075人。从本届奥运会起,点燃奥林匹克火焰是每届奥运会开幕式不可缺少的仪式之一。

1956年 墨尔本 奥运圣火首度照亮南半球

第16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于1956年11月22日在澳大利亚首都墨尔本召开,这是第一次由南半球的国家来承办奥运会。本届奥运会最令人难忘的就是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联合参赛,他们在《欢乐颂》的伴奏下,使用有五环标志的黑、红、黄三色旗为团旗共同入场。

1964年 东京 奥运火炬首次在亚洲点燃

10月10日,第18届奥运会在日本东京开幕。此前一周一直阴霾的天气在当天突然转好。美国甚至发射了“辛克姆”卫星向全世界转播奥运盛况,这在历史上还是首次。

本届奥运会进行了盛大的火炬接力跑活动。8月21日火炬于奥林匹亚点燃,9月9日空运到日本鹿儿岛,然后分四路传递。四条路线全长84公里。最后点燃奥林匹克火焰的是日本19岁的早稻田大学学生坂井义则。他出生于广岛爆炸那天(1945年8月6日)。奥林匹克火焰是和平的象征,由坂井点燃火焰,其用意是非常明显的。

1976年 蒙特利尔 卫星传递奥运圣火

运动会于7月17日正式开幕。本届奥林匹克火焰传递采取了与以往不同的作法。7月13日于奥林匹亚点燃,火种传到雅典后,不象以往用轮船、飞机或接力传递,而是利用卫星激光技术传到加拿大首都渥太华:当时在希腊点燃的圣火通过一个捕捉离子化火焰微粒的传感器传送到地球另一端的渥太华,通过对卫星传过来的脉冲信号进行解码而复制了奥运圣火。

这种传递方式看似新颖,但在后来却受到了诸多非议。后来的历届奥运会再也没有沿袭这一做法。

2000年 悉尼 奥运圣火水下传递

本届奥运会在火炬传递路线的设计上可谓独具匠心,赛会组织者充分的利用了海、陆、空等各种传递方式,奥运会的火炬甚至还被潜水员带到了海底进行水下传递。

2004年 雅典 五洲共享奥运荣耀

奥运会开幕前的圣火传递开创了多项第一。为了纪念奥运会重新回到故乡,组委会对火炬传递路线进行了精心设计。本次奥运会火炬首次传遍了全世界的五大洲,并首次到达了非洲和南美洲,使世界各地的人们都有机会参与并体验这一盛大活动。圣火传遍历史上举办过夏季奥运会的所有城市,使这些城市有机会再次亲眼目睹奥运圣火,再次体验到奥运会带来的快乐。

此外,火炬还到达了一些有特殊意义的城市,如欧盟中心城市布鲁塞尔、国际奥委会总部所在地洛桑以及下届奥运会主办地北京等。整个火炬传递过程共用78天,在全世界传递了78000公里,并传遍希腊所有行政大区和所有州

东京奥运会火炬两天内三次熄灭,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奥运圣火的不灭是奥运举办国用各种科技手段实现的,不管是在水下还是在雪原还是遭到攻击破坏,人们都尽力保证圣火不熄灭。

为保持奥运圣火的纯洁性,在整个火炬接力过程中,只能使用从奥林匹克采集来的圣火进行传递,圣火不能与具有任何其他象征意义的火焰混合,所以圣火不能熄灭。

奥林匹克圣火(ào lín pǐ kè shèng huǒ)奥运会期间在主体育会场燃烧的火焰即是奥林匹克圣火,象征着光明、团结、友谊、和平、正义。

相关内容解释

奥林匹克圣火(Olympic?Flame),是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标志,它在古代奥运会上燃烧以纪念古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从宙斯手中偷来火种。从1936年柏林奥运会开始出现了圣火传递。它有着传承火焰,生生不息的意义。

2020年东京奥运会圣火采集在3月12日进行,经过在希腊境内3200公里的传递,圣火于3月20日抵达日本。3月24日,国际奥委会(IOC)发表声明,就确定延期的东京奥运会和残奥会指出不会在年内举办,并表示“圣火将留在日本”。

东京奥运会圣火传递途中意外熄灭,通常圣火是靠什么一直维持燃烧的?

为期121天的东京奥运会火炬传递在日本福岛县开始,获得2011年女足世界杯冠军的日本女足队员担任第一棒火炬手。没想到,当天火炬传递过程中,出现了火炬熄灭的尴尬场面,当时的火炬手“吃了一惊”。据日本《每日新闻》25日报道,火炬传递从足球设施“J村”开始,但传递到第六节时意外熄灭,相关活动一度中断,直到工作人员重燃火炬才恢复传递。东京奥运会火炬两天内三次熄灭,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负责传递的火炬手在接受采访时说:“当火炬突然熄灭时,我很震惊。幸好很快又亮了。”。去年也是这个时候。当奥运圣火抵达日本宫城县时,因为当天的强风而熄灭了三次。东京奥运会火炬传递已经熄灭三次。网友:是不是生气了,后来把火种放在三面防风的透明塑料盒里,却无法点燃。最后,工作人员不得不把灯笼拿到另一个角落点燃。来回大概半个小时,终于说到点子上了。当时看直播的人都傻眼了火不但没有点着,打在天上的五环也立刻被大风吹走了。

上帝:我已经向你暗示太多了!明白吗?日本人:没有!想!明白!值得一提的是,在日本举办的历届奥运会中,都有过奥运圣火熄灭的案例:1998年,长野冬奥会圣火在传递过程中熄灭,被备用火重燃后继续传递;1964年,东京奥运会火炬在传递过程中熄灭,然后用火柴点燃。网友神回复:离地三尺有神明!这是天意吗?上帝不想让它打开?这就是**的节奏!不知道奥运会历史上有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情?

这在日本真的是一个悲哀的提醒。俗话说,只有三样东西,火焰一天熄灭三次。你尴尬吗?我呢!不要违背上帝的意志好吗?接力再次熄灭,以至于网友吐槽:“那是圣火,回希腊再点。”“吹出来了,风不想开奥运会了。”况且世界上的疫情已经严重到了如此地步,坚持要开运动会简直是拿其他国家运动员的生命开玩笑。

就肖智而言,我们国家的运动员是如此珍贵,以至于他们没有机会加入到激动人心的行列中来。毕竟我们的实力是有目共睹的,他们拿生命去赌是不合适的。各位观众,你们怎么看?如果你有自己的想法或者赞同小智,欢迎评论或者在下面的评论区留言!

在奥运会的时候大家可能会发现总会出现有人拿着圣火传递圣火的这个场景,2021年三月份东京举办了奥运会,这个奥运会要持续121天,当时也是有一个传递圣火的这个活动,但是这个活动在启动的过程中却出现了圣火熄灭的这个状况,当时一位持着火炬的女火炬手拿着火炬正在向前跑,却突然熄灭,她也感到非常的尴尬,面临采访的时候,她说当时确实吓了一跳,但是圣火又马上被点着了。在正常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发现奥运会上传递的生活一般是不会熄灭的,因为它要比一般的燃烧的东西更加特殊。

运用了高科技

圣火在奥运会中是非常有代表意义的,它代表着光明,勇敢,还有圣洁的奥运之火,而且圣火业本来就是运动的一个象征。大家可以发现一般在拿着圣火向前走的时候,圣火不断地进行传递的过程中会经历各种各样的环境,有的时候经过高山或者是穿过下雨的天气,但是圣火却不会熄灭,这就是因为运用了高科技在里面,圣火里面蕴含了一些靠科技,这就使它不在害怕风雨,即使有风雨它依然可以进行燃烧。

有燃烧器

圣火的火炬是经过特殊的处理的,里面有着特殊的供应的系统。然后这个燃烧供应里面可以分为燃料,还有一个气压装置,同时还有一个回热的装置。随着圣火的不断发展,最开始生活的主要燃料是煤块,后来慢慢的不断向前发展,就变成了一种气体,现在是使用丙烷这种气体,丙烷的气体沸点比较低,而且不害怕气温低的天气,同时它的火焰也很亮,然后又因为是气体,所以燃烧的过程也是非常稳定的。

虽然说现在火炬运用了高科技,一般情况下是不会熄灭的,但是偶尔也有意外事情的发生。由于一些意外的状况也可能会导致火炬熄灭,而如果面对了这种情况状况必须要使用特殊的火种灯把火炬重新进行燃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