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滑鱼是啥鱼

2.喀斯特地貌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3.喀斯特地貌是如何演变而来的?

4.世界主要喀斯特区域概况

克罗地亚喀斯特泉自然之眼_克罗地亚喀斯特泉水

欧洲九寨沟:一幅有声山水画

普利特维采湖群国家公园位于巴尔干半岛,克罗地亚中部山区,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主要以石灰岩或白云石构成。石灰岩沉积形成的天然堤坝,在公园里形成了一个个湖泊、洞穴和瀑布。晶莹剔透的大小湖泊散落在崇山峻岭间,无数涓涓细流和瀑布将其连接起来,时而灵动,时而静谧,宛若一幅有声的山水画。

普利特维采湖群国家公园由于主要有16个湖泊,故公园又俗称“十六湖”。说到十六湖,还有个这样的趣闻:197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为世界自然遗产,但当时联合国不知道中国有九寨沟,后来发现中国的九寨沟风景胜过这里,又不能太亏待了克罗地亚(南斯拉夫),就在普利特维采湖的介绍上加了一句“特别像中国的九寨沟”。于是,十六湖也就有了“欧洲的九寨沟”这一美称。?

无论克罗地亚是否乐意,总有人拿普利特维采湖群国家公园和九寨沟做对比。好在聪明的克罗地亚人顺水推舟,索性打出了“小九寨”的招牌,以此来吸引越来越多像我一样的国人来此游览。

这里没有九寨沟的喧嚣,也没有九寨沟的商业浮躁,有的只是和煦的阳光、潺潺的流水、纯正的风景、色彩万千的植被,以及悠闲的度假游人。走在绵延的木栈道上,只需睁大眼睛尽情欣赏那令人心醉神迷的风景,只需深深的呼吸来尽情吸纳天然绿色氧吧的负离子空气,因为这里的一切都是那么宁静和纯净。

和上百个湖泊的九寨沟相比,十六湖的规模就小了很多,仅分为上下湖区,上湖区12个湖,流淌在白云高山峡谷之间,瀑布群较多,徒步需4-6小时;下湖区4个湖,较为平缓,徜徉于石灰岩和矮小的灌木丛之中,徒步或乘船约2-3小时。

在巴尔干半岛这片土地上,美好的景致掩藏不住曾经的血腥杀戮:1991年3月,南斯拉夫联盟解体,湖区内发生了第一次武装对峙,主张独立的克罗地亚警察军和南斯拉夫人民军下属的塞尔维亚军队在湖区交火,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塞军随后占领湖区,清除了克罗地亚人。1995年8月风暴行动结束,克罗地亚军队才重夺控制权。而在战争期间,园区内布下了无数地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度将其列入“世界遗产战争危险”的名单,1998年才解除,如今园区内仍有大量地雷存在。不仅于此,山区内还有数只棕熊出没,许多地方是不允许游人进入的。

滑鱼是啥鱼

喀斯特地貌的分类方案很多,如卢耀如院士、朱学稳研究员等的分类,但是这种分类多是从成因角度出发的分类。把它当成一种资源,特别是作为旅游资源的分类方案还很少见。陈安泽在《今日中国》49卷曾以“岩溶景观”为题,从旅游角度出发提出了一个分类方案,把喀斯特旅游景观分为“桂林山水型”、“高寒山区钙华堆积型”、“岩溶瀑布型”、“岩溶峡谷型”、“岩溶洞穴型”、“岩溶泉水型”、“岩溶河流型”等,但亦较粗略,且缺少分类原则,经过多年实践经验的积累,现提出一个新的分类方案,以供参考。

1.中国喀斯特地貌景观类型划分原则

本分类方案基于下述原则:①地质成因原则。必须是碳酸盐岩或在碳酸盐岩地层中由溶蚀作用为主形成的地貌景观。其他可溶性盐类岩石或钙质胶结物形成的景观不包括在内,一些以构造为主或重力崩落为主形成的景观亦不包括在内。②经济价值原则或资源价值原则。这些景观必须有观赏价值或旅游开发价值,其中每种类型必须可以构成独立景区或景点,那些虽然是一种喀斯特现象,但不能独立构成景区者,即没有独立开发价值者不列为一种类型。③中国地域原则。这些地貌景观类型必须是在中国境内所见到,而且有园式旅游景区开发实例者。

2.中国喀斯特旅游资源类型划分及实例

根据以上原则可将喀斯特旅游资源分为4类14种亚类及代表型(表3-2)。

表3-2 中国喀斯特旅游资源分类简表

以上4类14亚类中的每个类型既可以构成独立的旅游景区、景点,也可相互结合构成综合性景区。实际上喀斯特旅游资源在形成时是相互依存的,因此,在大型旅游景区中往往多种类型共生。但是,每一种类型景观的特色又是非常鲜明的,这就构成了许多以一种类型为主要景物的喀斯特风景区,再加上同一亚类又可细分出若干代表型,从而使每处喀斯特景区都有自己的特色,大大增强了喀斯特景区的可游度。为了对各类喀斯特旅游资源有较深入的了解,兹分述如后。

(1)孤峰

孤峰是一种单峰碳酸盐岩石山。峰体四壁峭立,坡度多>60°,底面积一般在0.01~0.05km2,个别有达0.1km2,平面形状为圆形,高度几十米到100多米,呈塔形、锥形、田螺形等,孤立在喀斯特平原上,是喀斯特地貌发育到晚期的产物,以桂林独秀峰为代表型。

(2)峰林

峰林由相互离立的塔状、锥状碳酸盐岩石峰组合而成地貌景观。这些离立的石峰坐落在相对平坦的地面上,如喀斯特平原或喀斯特谷地中。按其所处位置可分为平原峰林型和谷地峰林型。据朱德浩等所编中国喀斯特地貌图统计,全国峰林地貌为15000km2,广西峰林地貌为12000km2。朱学稳统计桂林地区(兴安至阳朔)峰林地貌1123km2,以兴坪—福利景区为代表。峰林地貌在桂林地区与清澈秀美的漓江相组合,构成了“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的自然奇观,成为旅游资源中的极品。

(3)峰丛

峰丛由联座丛生的锥状碳酸盐岩石峰,和峰丛间洼地组合而成的地貌景观。与峰林的区别是,除了各峰体的基座(或垭口)相连外,峰体的形态以锥状为主,且较高大和具有正常的斜坡。一组峰丛之间伴生着小型洼地、漏斗或落水洞是此种地貌类型的又一特征。峰丛地貌从全国来看,其分布面积要比峰林广的多。据朱德浩等统计,全国峰丛地貌约125000km2,为峰林地貌的8.3倍。但局部地区两者的比例又很接近,据朱学稳统计,桂林地区(兴安—阳朔间)峰丛地貌为1216.4km2,仅比峰林地貌多两个百分点。另据朱学稳调查,我国的连片的峰丛地貌主要分布在广西的西部,如都安、巴马、风山、东兰、忻城、河池、宣山、南丹、马山、天等、靖西、大新和龙州等县;贵州南部的荔波、独山、罗旬、惠水、紫云、龙安、兴义;云南东部的罗平、丘北和文山。零星或小片地分布于广西的桂林、阳朔、荔浦、柳州、上林;贵州的龙里、镇宁、沛镇;云南的文山、沪西、蒙自、弥勒。此外,四川南部的兴文、筠连;湖南南部的道县、西部的龙山、桑植及湖北的建始和粤北等地亦有分布。峰丛还可根据形态、形成原因、空间分布等,分为不同的“型”,如“分水岭峰丛型”、“谷间峰丛型”、“岛状峰丛型”、“边缘峰丛型”、“深洼峰丛型”、“浅洼峰丛型”。也可按构成这种地貌的岩层的时代去划分,如广西的峰丛地貌主要是泥盆纪地层所成,而贵州兴义的峰丛地貌则主要是三叠纪灰岩所组成,也可称之为“兴义型”。峰丛地貌,美学价值极高,气势磅A,多成为旅游资源的精品或极品。由于它的分布广,开发潜力极大。

(4)石林

石林由高5m以上的碳酸盐岩柱状体(剑状、针状、塔状、蕈状),成群组合出现,远望如林的一种地貌景观。它与峰林地貌的区别是在构成地貌的单体上,石林的单体是石柱,峰林的单体是石峰。石柱的高度最高不超过50m。5m以下的柱体应称为石芽,有些地区把低矮的石芽也命名为石林是不妥当的。石林的形成条件,特别是保存条件要比峰林、峰丛地貌严格得多,因此,石林地貌的分布要稀少的多。目前已知的石林景区有云南石林、福建鳞隐石林、贵州兴义泥凼石林、四川兴文石海洞乡石林和新发现的四川兴文两龙石林等。除云南石林研究较为深入外,其他都待深入研究。据作者观察,各处石林由于母岩的时代不同其外貌和美学观赏价值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建议可依此把它们分为若干代表型,如云南石林型(母岩为二叠纪灰岩)、泥凼型(母岩为三叠纪灰岩)和两龙型(母岩为奥陶纪龟裂灰岩)等,盼望着早日有深入研究石林的著述问世。作者同意张寿越研究员的观点,石林形成于早、中更新世晚期,且以土层下发育为主,至晚更新世以来才被剥蚀露出地表。这种脆弱的柱体地貌不可能长久保存,因此,早、晚第三纪成因说令人怀疑。中国的山水审美理论是“真山水之川谷,远望以取其势,近看以取其质”、“千尺为势,百尺为形”、“势须远观,形须近察”。而石林属于中小尺度的景观,个体形态千变万化,多姿多彩,“必须近察”才能领略它的美学效果,所以这种景观对游人的亲和力极大,感染力极强,是旅游的精品、极品资源。可与云南石林媲美的四川兴文两龙乡龟裂灰岩石林的发现,为这种旅游资源展现了更加辉煌的前景。

(5)天生桥

碳酸盐岩经溶蚀冲蚀作用形成的拱桥形地貌。其形成过程大体是这样的,先期的地表水流经碳酸盐岩地区时,沿岩石裂隙溶蚀下渗成为地下伏流,久而久之其通道成为溶洞,随着地壳抬升露出地表,洞体变为桥孔,桥自天然塑造,故称天生桥。我国的天生桥众多,但以重庆武隆天生三桥景区之天生桥最为壮观。在武隆县羊水河峡谷中段1.5km谷段中,分布着天龙桥、青龙桥和黑龙桥三座巨型天生桥。天龙桥高235m,拱孔平均高度为96m,跨度平均34m;青龙桥高281m,拱孔平均高度103m,跨度平均31m;黑龙桥高223m,孔高平均116m,跨度平均28m,武隆天生三桥在世界上也属最高大的喀斯特天生桥群。国内报道的天生桥有广西乐业新化乡布柳河仙人桥,高145m,拱高67m,跨度177.14m;贵州织金官寨乡天生桥,桥高128m,拱孔高93m,跨度85m;贵州水城金盘乡天生桥,桥高136m,拱孔高121m,跨度55m。其他尚有广西兴安白石乡天生桥,云南中旬天生桥、云南弥度天生桥,贵州黎平天生桥,其高度、拱孔高度均不及武隆天生三桥。天生桥雄奇险峻,是引人遐思的旅游资源,武隆天生桥是此类资源的极品。

(6)天坑

碳酸盐岩地层中,因溶蚀、崩塌作用形成的巨型漏斗状凹地,其下往往与地下河相通。天坑是中国学者提出的一个新的喀斯特术语,在国外此种地形被称为“大型塌陷漏斗”。朱学稳对此种地貌有较深入研究。他把此类地貌描述为“四周为陡崖峭壁的环绕(基本圈闭),深度和直径分别大于200m、300m,总容积大于10Mm3的喀斯特负地形”。这种地貌幽深奇险,对游人有强烈吸引力。中国已发现的大型天坑有:重庆奉节小寨天坑(深度662m,为世界最深)、广西乐业大石围天坑群,最深为613m,(20km2内有天坑20多个,其密集度为世界之最)、四川兴文岩湾天坑、重庆武隆篝口天坑等。这些天坑在规模上和形成特点上都具有“世界之最”。

(7)钙华堆积景观

喀斯特泉水沉淀形成的钙华堆积构成的地貌景观。这种景观在我国最著名的景区有四川的黄龙、九寨沟风景区,云南中甸的白水台风景区等。黄龙景区的主要钙华景观有金**的钙华滩流(长2.5km,宽10~170m)。边石坝-彩池(共8群2330个)、钙华瀑布(由圆柱状、半球状的钙华壳形成的外形似瀑布的钙华堆积物,如洗身洞钙华瀑布宽30余米,高7.8m,流水越过坝顶亦成水瀑);九寨沟的主要景物是海子和瀑布。海子是大型的边石坝-彩池,多数海子的边坝是钙华胶结作用所形成。瀑布的跌水也是由高大的钙华坝所致。黄龙九寨属于高寒山区(海拔3000m以上,平均气温低于5℃)钙华堆积景观,从科学上、美学上都有极高的价值,已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是旅游资源中的极品。

(8)喀斯特旱洞

碳酸盐岩经地下水溶蚀、冲蚀成为空洞和次生碳酸盐沉积物,如石笋、钟乳石、石花等构成的景观。洞体脱离地下水面后成为旱洞。北京石花洞是旱洞的典型代表,洞体共有6层,上下高差130m,除洞中常见的洞穴堆积外,大片分布的月奶石(一种在寒冷条件下形成碳酸钙凝胶)十分罕见,该洞之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在世界上都属前列。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有各种喀斯特洞穴近10万处,目前已调查的长度超过500m的洞穴在400个以上,最长的洞穴是广西乐业百朗洞(已探明长度75km),其次是湖北的腾龙洞(探明长度52.8km),洞体中最大的洞厅是贵州格必河洞中的苗厅(面积11.63×104m2)。洞穴不但以其美学和神秘性吸引游人,而且不受季节影响,可以常年对游人开放,是一种全天候旅游资源。全国已开放的旅游洞300余处,这类资源开发潜力极大。

(9)喀斯特水洞

洞体仍处于地下水面且充水的一类洞穴。此种洞穴多是水平洞穴。辽宁本溪水洞是中国最大的水上游览洞穴,洞长3074.5m,洞体水平,洞高平均8.8m,宽10~20m,已开发洞段长2438.4m,其中水道为2187.5m.该洞生于下奥陶纪石灰岩中,是太子河及其支流汤河地下径流所致。从旅游角度出发,能开展水上活动的洞穴,其游览价值更大,因此,本分类方案将它列为一种独立的洞穴类型。我国著名的水洞还有北京银狐洞、贵州龙宫洞等。

(10)喀斯特文化洞

洞中有古人类、古动物或古文化(如岩画等)遗存者。这种洞穴的科学考古价值往往大于旅游价值。我国此类洞穴很多,对游人开放的著名洞穴有北京周口店的中国猿人洞,广西桂林航皮岩洞等。

(11)喀斯特峡谷

河流通过碳酸盐岩地区由溶蚀、侵蚀和塌陷作用形成的条状负地形。往往有阶地及早期宽谷的遗迹。长江三峡是典型喀斯特峡谷,游客可坐在舒适的江轮上,尽情欣赏水景、山景,体会大自然神奇力量。因此峡谷往往也是风景河段。

(12)喀斯特嶂谷

喀斯特嶂谷指两壁陡立,谷底较窄(有时仅有数米至数十米),谷深远远大于谷宽的特殊谷地,这些谷地往往分布于河流的上游或中游,河流坡降大,水流急。从旅游出发,这种谷地往往适于漂流活动,是一种上好参与型旅游资源,贵州马岭河募集嶂谷是其典型代表。

(13)喀斯特瀑布

在碳酸盐岩地区形成的瀑布,有山岳型、河道型等。贵州黄果树瀑布是河道型喀斯特瀑布的代表。当打帮河通过喀斯特地区时,在河道上形成一系列瀑布,黄果树瀑布是其中的最大者,瀑布高66.8m,宽81.2m,巨大水流似从天降,水花飞舞,声若惊雷,使游人产生触目惊心的美感。山岳型瀑布是指在碳酸盐岩山区陡崖上下泻的水流,如云南路南的大叠水瀑布、河南云台山瀑布等。

(14)喀斯特泉

碳酸盐岩分布区,地下水溶蚀作用出露地表者。我国著名的喀斯特泉景区有济南的趵突泉公园、山西太原晋祠公园和河南辉县百泉风景区等。济南趵突泉是由火成侵入岩在地下阻挡了寒武纪石灰岩层中的喀斯特地下水的流动,从而涌出地表成为历史有名的泉水。其实济南除趵突泉外还有黑虎泉、珍珠泉、五龙潭泉等众多的泉。在著名的《老残游记》中把济南描写为“家家泉水,户户垂杨”,济南因此被称为泉城。由于北方缺水,上述喀斯特泉景区成为人们心目中的旅游胜地。喀斯特旅游资源不但类型多样,而且精品、极品资源多,分布广,是最具开发潜力的旅游资源类型。

喀斯特地貌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南斯拉夫雅罗鱼。南斯拉夫雅罗鱼俗称江鱼、滑鱼,是我国北方地区的名贵经济鱼类,也是鲤科雅罗鱼亚科的1属。南斯拉夫雅罗鱼(Squaliusillyricus),又称伊利里亚雅罗鱼,是辐鳍鱼纲鲤形目鲤科的一种,分布于欧洲阿尔巴尼亚、克罗地亚和波黑的喀斯特水域。该鱼体长可达30公分,主要栖息在低平原上的水流中,以无脊椎动物为食。然而,由于环境污染和外来种的威胁,南斯拉夫雅罗鱼正受到威胁。

喀斯特地貌是如何演变而来的?

由于喀斯特地貌长期在流水、风沙作用的溶蚀和侵蚀下,导致水土流失严重,使得耕地面积逐渐减小,容易发生旱灾等,土地当中的营养物质的流失,加上地貌本身就是高原山地地区,所以土层薄,土地贫瘠,不宜于农作物的生长。

除此之外,土地石漠化严重不利于农业的发展。然后一个地方经济的发展往往离不开第一大产业农业的发展,农业可以为其它产业奠定基础,所以从农业的角度来讲,喀斯特地貌对当地经济的增长是不利的。

喀斯特的特点

喀斯特地形特点:地表崎岖、土壤十分贫瘠,不利农业发展,因此在云贵高原有地无三里平,天无三日晴,人无三両银的俗谚。但其千沟万壑的特色却十分受到观光客青睐。

我国喀斯特现象的文字记载,可追溯到2400年前。距今约300多年前徐宏祖(霞客)已专门研究并记述了南方喀斯特地形与洞穴。喀斯特地貌特别受岩性为主的地质背景及气候为主导的地理环境的控制。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喀斯特

世界主要喀斯特区域概况

地表水和地下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的地貌形态的总称。由于是水可溶性的岩石形成的地貌,故又称为岩溶地貌。水对可溶性岩石所进行的作用,包括流水的溶蚀、冲蚀、潜蚀,以及坍陷等机械侵蚀过程,统称为喀斯特作用,这种作用及其产生的现象统称为喀斯特。喀斯特这个名称原本是南斯拉夫西北部伊斯特拉半岛碳酸盐岩高原的地名,当地称为Kras,意为岩石裸露的地方。因19世纪中叶在南斯拉夫的喀斯特地区对喀斯特的研究较多,喀斯特就由此而得名。

喀斯特地貌发育的地区,往往奇峰林立,地表水系缺乏,而地下水系比较发育。按形态和规模分为:溶沟和石芽、落水洞、漏斗、溶蚀洼地、岩溶盆地、干谷和盲谷、峰丛、峰林和孤峰等。

中国喀斯特地貌分布广、面积大。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的碳酸盐岩出露地区,面积为91~130万平方千米。其中以广西、贵州和云南东部所占的面积最大,是世界上最大的喀斯特区之一;西藏和北方一些地区也有分布。广西境内主要是热带和亚热带喀斯特,贵州、云南、西藏多为高原喀斯特,高山喀斯特多分布在四川、云南和西藏等高海拔地区。

喀斯特地貌区有许多不利于生产的因素需要克服和预防。如有些地区因喀斯特发育使地表严重缺水,或在雨季时地表水来不及排泄,使一些喀斯特洼地积水成灾,影响农业生产;喀斯特洞穴导致坝区、库区发生渗漏;采矿或开挖隧道时发生涌水;喀斯特地下水位迅速下降,导致地面的塌陷;路基或铁路建筑物遇地下喀斯特泉水受淹等。但是,喀斯特区也有大量有利于生产的因素。如喀斯特洞穴是地下水运动和贮存的良好场所,可利用洞穴作为地下水库,进行发电和灌溉;喀斯特泉水水量充沛,水质良好,宜于灌溉、饮用,且有承压性,便于开发利用;喀斯特矿泉、温泉富含有益的元素和气体,在医疗上价值很大;喀斯特区的矿产资源较丰富,尤以喀斯特洞穴和古喀斯特面上的各种沉积矿产最为丰富。喀斯特区的奇峰异洞、明暗相间的河流、清澈的喀斯特泉等,是很好的旅游资源。

地球表面除去海洋及冰盖以外的陆地面积约20%为喀斯特岩石出露。北半球的碳酸盐岩特别发育,古老的冈瓦纳大陆除去其边缘有些白垩纪或时代更新的碳酸盐岩之外,出露的碳酸盐岩较少。不是所有的碳酸盐岩都发育喀斯特景观,这是因为岩石中不溶物的影响,因而大陆区域发育碳酸盐岩喀斯特面积估计超过10%~15%。世界上几乎95%的洞穴发育在灰岩中。

曾有学者划分出了全球最适宜于喀斯特作用的地质-气候带,它们是:阿巴拉契亚-加勒比喀斯特带,西欧和地中海北岸喀斯特带与东亚、南亚及赤道太平洋喀斯特带。中国是后一个喀斯特带上最为集中分布的喀斯特区域。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含有重要的喀斯特区域见图3-58所示。

图3-58 世界主要碳酸盐岩分布图(据Fordetal.,1989)

欧洲的法国、德国、英国、爱尔兰、意大利、奥地利、俄罗斯、立陶宛、乌克兰,挪威、西班牙、塞尔维亚、斯洛文尼亚、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克罗地亚、阿尔巴尼亚、希腊、土耳其、瑞士、瑞典、匈牙利、捷克、波兰、罗马尼亚;美洲的美国、加拿大、巴西、古巴,墨西哥、波多黎各;亚洲的中国、日本、印度尼西亚、泰国、缅甸、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柬埔寨、韩国、朝鲜、菲律宾、沙特阿拉伯、伊拉克、黎巴嫩;非洲的阿尔及利亚、津巴布韦、赞比亚、埃及、马达加斯加;大洋洲的澳大利亚、巴布亚新几内亚等。

有关全球喀斯特的分布情况,将简单介绍之。

1.欧洲地区

包括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塞尔维亚及马其顿等国在内的亚得里亚海东岸喀斯特带约占上述各国总面积的1/3,不仅因为其发育模式,还因为其科学研究程度,而成为经典的喀斯特区域。喀斯特一词即源于该区域,诸如落水洞、溶斗、洼地及坡立谷均已成为国际通用专业术语。该区域的碳酸盐岩主要发育在为二叠纪、三叠纪、侏罗纪及白垩纪及古近纪,阿尔卑斯运动奠定了地质构造与地形特征。著名的喀斯特景点如斯洛文尼亚的波斯托伊娜洞、什科茨扬洞及克罗地亚的普利特维采(十六湖)、奥姆勃拉泉等。深度超过1000m的洞穴在这一区域达7个。

意大利从寒武纪到第四纪广泛分布碳酸盐岩,但主要为中生代及古新世碳酸盐岩,出露于北部东西向的阿尔卑斯山脉、从北向南的亚平宁山脉以及西西里及撒丁岛。

撒丁岛寒武纪灰岩洞穴及溶斗等封闭负地形中有与海西期岩浆活动有关的菱锌矿、重晶石矿床。意大利许多铝土矿充填于封闭的负地形中,表明是晚白垩世前期陆地与喀斯特时期的产物。现代地貌发育始于中新世早期。

意大利的洞穴中安装了照明、修筑了步道并提供导游的洞穴达数10个,还有一些洞穴供探险、宗教活动、洞穴治疗等。著名的洞穴如佛拉萨西洞具完善的环境监测系统,特里雅斯特的大洞则以固体潮监测装置而闻名。意大利境内深度逾千米的洞穴达11个。

法国喀斯特及其研究居于世界前列,其碳酸盐岩分布占国土的1/15,分布在潮湿海洋性气候到东南欧的地中海型半干旱气候区域。发育了从寒武纪到新近纪的碳酸盐岩。深度逾千米及长度超过50km的洞穴各有6个。

法国的碳酸盐岩主要分布在阿尔卑斯山西麓及比利牛斯山北麓,受到了强烈的褶皱与断裂,在法国中南部结晶岩中央高原周围为灰岩高原,并向东北延展至阿尔丹地块。北部为巴黎盆地及埋藏的灰岩。古生代末及中新生代以来的沉积间断发育了一系列古喀斯特。

近70余个供公众游览的洞穴分布于前述碳酸盐岩出露地段,诸如阿赫芒洞、欧朗舍洞、代芒塞勒洞、克拉穆斯洞及奥格尼亚克洞等著名洞穴。还有许多喀斯特发育地点如天生桥及喀斯特泉等也开放供游览,韦泽河流域的洞穴有逾百个地点为史前文化遗址的世界文化遗产地,包括著名的拉什科洞,为保护洞穴岩画而于附近复制了一个拉什科洞供游览而将原洞封存。

中欧及东欧许多国家包括奥地利、匈牙利、罗马尼亚、捷克及斯洛伐克等国在阿尔卑斯及其以东的喀尔巴阡山山地发育了中生代碳酸盐岩以及小面积分布的早古生代碳酸盐岩。这些国家的喀斯特分布面积除奥地利超过10000km2以外,一般均在5000km2以下。

奥地利80%的碳酸盐岩分布在北部灰岩带构成的阿尔卑斯山区,深度超过千米的洞穴达14个,50km以上的洞穴达9个。

这些国家有许多旅游洞穴,尤其是奥地利的冰洞、匈牙利布达佩斯等地的热水洞穴以及成为世界自然遗产地的跨越匈牙利-斯洛伐克边境的阿格泰莱克洞穴均享誉盛名。

以俄罗斯为主的独联体国家境内,碳酸盐岩广泛分布,基于大地构造单元,诸如俄罗斯(东欧)及西伯利亚地盾、乌拉尔造山带、阿尔卑斯、贝加尔、远东褶皱带等许多单元中均发育有喀斯特。

碳酸盐岩发育跨越从元古宙至中生代地层。喀斯特发育受气候带的影响,除黑海区域为地中海型气候喀斯特以外,多为温带及寒带喀斯特特征,受到冰川作用的影响,还发育了冰洞,以乌拉尔、克里米亚、大高加索及天山等喀斯特地区最发育。

特别要提及的是格鲁吉亚的造山带发育了7个深度千米以上的洞穴。其中高加索黑海边的深洞穴居世界之首,深度已达2164m。中亚的乌兹别克斯坦也发育了深逾千米及总长度50km以上的洞穴。在乌克兰发育的洞穴系统中,有2个长度超过50km的洞穴,其中石膏洞的总长度达215km,是居世界第3位的长洞穴。

2.美洲地区

美国国土除阿拉斯加以外面积的15%是灰岩及石膏或其他可溶岩出露或接近地表。东部大西洋及海湾平原区域从卡罗来纳到佛罗里达沿着太平洋及墨西哥湾为古近纪、新近纪和白垩纪灰岩及白垩,沿着平原的内缘作带状分布。古生代及其他古老岩石分布的中东部区域为阿巴拉契亚山脉及内陆低地,从寒武纪到密西西比亚纪(早石炭世)碳酸盐岩发育了良好的喀斯特。大平原区域碳酸盐岩主要分布于新墨西哥南部。西部落基山地区域主要分布晚古生代及三叠纪灰岩,为众多狭窄的、不连续小面积的地带。

在世界50km以上长度的洞穴系统中,美国占了10个,猛犸洞穴系统长度已达590.629km而居世界首位。

美国具照明及步道设施并配备导游的游览洞穴近200个,是世界上仅次于中国游览洞穴数的国家。除了洞穴以外,还有其他一些喀斯特地貌及水文地点也开放供公众参观。加勒比地区如古巴、牙买加等岛屿以及墨西哥等国家碳酸盐岩十分发育。著名的牙买加由陡而深的封闭洼地或溶斗及锥状山峰组成的山地,为古近纪及新近纪的灰岩。墨西哥深逾千米的洞穴达9个,长度在50km以上的洞穴有6个,是国际洞穴界关注的地区之一。

加拿大的喀斯特也有一定的分布。闻名于世的尼亚加拉瀑布(Niagara Fall),就是发育于白云岩地层上。加拿大气候寒冷,许多洞穴发育与冰水作用具有一定的关系。但是,福特(D.C.Ford)教授认为,还是应当把它们作为一般喀斯特对待,不能称为冰水喀斯特。

古巴及波多黎各的喀斯特,因受气候条件控制而具有热带喀斯特特征。古巴也有塔状的喀斯特景观,但不像我国南方峰林和峰丛景观那么典型、有特色。波多黎各的碳酸盐岩年代新,孔隙率大。

3.亚洲地区

日本西南部山口县秋吉台发育有鹰克洞(长4400m,深达145m)、秋芳洞(长2200m,深达128m)等一系列洞穴。这些洞穴主要是因大气降水渗透补给的水流,对碳酸盐岩产生溶蚀作用而形成的。

越南北部的下龙湾有海上峰林喀斯特景观。

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及其周围地区,有较多变质石灰岩,为花岗岩体所环绕,石灰岩通过断层与花岗岩接触。吉隆坡为较平坦的准平原,也有类似峰林的景观。石灰岩埋伏于地下的深度超过100m。吉隆坡石灰岩变质过程有热液喀斯特作用,这是来自地球深部富含二氧化碳的热液对石灰岩产生溶蚀作用,后期又有正常降水对变质石灰岩产生的溶蚀作用。沙捞越一带有高20~40m高的石林分布,面积约0.5km2。

土耳其西南部安塔利亚(Antalya)至帕木卡里(Pa-mukale)一带,也沉积有大片碳酸盐岩。位于地中海北部的海岸带,年降雨量可达1000mm以上,亚热带的阔叶林茂盛,气候和我国东南两广地区相似。但不同点在于我国受季风影响,炎热季节的高温和多雨两者同时出现,使热带、亚热带喀斯特景观广泛发育;而土耳其则属于地中海型气候,夏季为旱季,秋冬为雨季,高温季节和多雨季节是相脱离的,相应地就没有峰林等喀斯特景观发育。但在远离海岸地带的内陆高地,因雨量减少而呈现半干旱气候状态,消失地表水至地下的喀斯特落水洞及地下喀斯特通道还是较多发育的。这一带地质构造条件,导致有来自深部的热液喀斯特作用,使在地下溶蚀的碳酸盐岩的成分———碳酸钙(CaCO3),随着喀斯特热矿水而外泄于地表。喀斯特热矿水涌流出地表后,由于温度及水流压力的变化,加上生物作用,便在帕木卡里一带高差90m的河谷产生大片钙华沉积,形成钙华瀑布、钙华堤坝、钙华梯田等,构成一种奇特的喀斯特景观。在当地语言中,“帕木卡里”就是棉花堡的意思,即从远处往上看,在多级的阶地上就好像铺盖上雪白松软的棉花,这些“棉花”,其实就是钙华沉积。

黎巴嫩有2/3的领土为喀斯特地区,地表也有坡谷、洼地、谷地、漏斗、盲谷、落水洞。地下也有地下河、湖及暗河。中生代中期至上新世活跃的地壳抬升运动,导致红海裂谷张开、阿拉伯板块与非洲板块分离,以及与之伴生的断陷、断裂,都对黎巴嫩以及其邻近地区喀斯特的发育起着主要的控制作用。这一地区地表较干旱,从喀斯特的地表景观中也可见到尖峻的溶沟溶槽,且具有热带的喀斯特特征。地下喀斯特水较活跃,出现许多喀斯特泉,最大泉水流量可达10m3/s,不少泉水流量达0.28~2.83m3/s。

4.大洋洲

澳大利亚南部的努拉波尔(Nullarbor)平原下面有碳酸盐岩分布,面积达20万km2的半干旱—干旱喀斯特地区,表面喀斯特现象发育,植被不好,只有起伏3~5m的溶沟溶槽和浅的洼地(10~15m长和2~3m深),但也发育有喀斯特塌陷和落水洞,地下洞穴也较发育(James,1991)。冰期海水面下降及来自地壳深部的火成岩,都对喀斯特作用带来影响。

5.非洲、南美洲

非洲、南美洲都属于古冈瓦纳大陆,陆地形成后基本上就再没有下沉为海底,因此,在这两块大陆上发育和出露的碳酸盐类岩石面积很小,只有极少数地区局部发育有岩溶地貌景观。非洲大陆东部的马达加斯加岛,以发育有剑状喀斯特(石林)而闻名全球。

目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800余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地中有50余处与喀斯特有关,它们既有文化遗产也有自然遗产及文化与自然遗产,具生物多样性及地学多样性特征。这些地点包括洞穴、喀斯特泉、地表喀斯特景观与钙质沉积物、历史与文化遗迹、化石产地及宗教庙宇等,马达加斯加及马来西亚的针状喀斯特和云南石林属同一类型。这些遗产地中许多是著名的旅游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