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男足成员26人名单

2.国内研究现状及进展

3.国足一直输球,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相信国足?

于大宝转型_于大宝现状

没有上进心就要自己去培养上进心,而不是总想着日子就这样过算了,过一天算一天,把事情都计划好了,但总是推到明天、后天、大后天去做,就永远都不会有实现的一天。

既然你已经意识到自己是一个没什么上进心的人,就要自己去做出改变,首先要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想过什么样的生活,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围绕着这些去开展一个计划,肯定不可能一开始就能如你所愿的,得一步一步慢慢来,也许过程会很难,总比一辈子都碌碌无为的要好吧。

我的朋友,现在是个二胎妈妈,她才27岁,就已经开始摆烂了,她老公一个月就五六千块钱的工资,她带着两个孩子在家,大宝已经读幼儿园了,二宝才8个月,相当于她老公这份固定的工资要养活三四个人,可她两夫妻完全就是安于现状的,认为现在的钱够花就行了,不想着如何去提高一点收入,孩子病了都没有多余的钱用,有时候还得问我们借。

我问过她为什么不让你老公去找份工资高点的工作,她说她老公现在就认为这个工作挺好的,而她只想着把两个孩子带大就行,说不定孩子以后会很有出息,自己的希望都放在两个孩子身上了,我听着真无语,年纪轻轻一点上进心都没有,自己不去努力,想着靠孩子吗?关键是这孩子才多大,未免想得太美好了。

没有上进心的时候跟其它优秀的人比一下,这样你就有动力了,我每次想摆烂的时候都想着人家比我有钱比我过得好的都那么努力,我在这百无聊赖的干嘛呢!这样平庸的一辈子太没意思了。

中国男足成员26人名单

ModernskyMag

汪峰、彭磊、大张伟,其实都是一类人

作者:摩登天空杂志

2019-06-12

阅读 10120

不信?那就跟我们穿越回上个世纪

看了《乐队的夏天》第三期的朋友们,不知道你们在被彭磊一番话打动的刹那,有没有留意他提到的一个细节——北京新声。

当时,新裤子刚刚表演完《别再问我什么是迪斯科》,马东便问彭磊:新裤子的风格有过变化吗?

彭磊在说到“新裤子最初是一个朋克乐队”时,提到了“北京新声”这个词,他还说,当时他们和花儿这一拨乐队都叫北京新声。

那么,什么是北京新声?这也许就是我们把汪峰、彭磊、大张伟这三个名字放在一起的原因。

北京新声

上个世纪末,北京出现了一批新的乐队,他们的风格和前人不太一样,但又不好归类。于是就有人采访了当时具有代表性的十支乐队,并写了一本书,叫做《北京新声》。这些乐队所反映的文化现象,日后也被成为北京新声。

《北京新声》封面

这本书的主编叫欧宁,90年代的他,是一位活跃于音乐、艺术领域的活动策划人和文艺评论员;撰稿人颜峻,当时因对摇滚乐失望透顶而转行做了房地产记者;聂筝则是一位专职的摇滚摄影师。

1997年,欧宁突然就萌生了一个念头。他很好奇,这批活跃于90年代末的青年摇滚音乐人,对音乐的审美、对生活的态度,到底与前人有什么与众不同。

他认为,这批在社会快速转型阶段成长起来的70、80后,亲眼目睹了崔健等第一批摇滚音乐人的辉煌成就,又接受了更多西方摇滚乐的熏陶,对于他们生存现状的探索十分有意义。因此,便有了这本叫做《北京新声》的书。

书中提到了十支乐队,其中包括鲍家街43号、花儿、新裤子等,和两支由张亚东制作的乐队——地下婴儿和麦田守望者。当时,张亚东已经是王菲的制作人了,但出于对摇滚乐的喜爱,他也会不计报酬地为北京的这些独立乐队做专辑。

接下来,我们就来聊一聊,《北京新声》和汪峰、彭磊、大张伟的故事。

汪峰

我们所熟知的汪峰,是中国摇滚新教父,也是章子怡的老公。

鲍家街43号时期的汪峰,和今天看起来有些不一样

而20多年前,汪峰在中央音乐学院上学的时候,和同学组了一支叫作“鲍家街43号”的乐队,就是《北京新声》里出现的那支。

鲍家街43号时期,汪峰的作品听起来没有那么苦闷,大多都是以爱情、生活为主题的布鲁斯摇滚。虽说乐队当时已经出了专辑,但音乐仍然不足以让他们谋生。

小时候的汪峰,在练习小提琴

汪峰出自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从小受古典音乐的熏陶。当时的他肯定想不到,日后自己没有安于成为小提琴演奏家,却变成了中国的摇滚新教父。

彭磊

自新裤子1996年成立,彭磊就是这个乐队的主唱。最初的成员中,还有贝斯手刘葆、和鼓手尚笑。

左:刘葆,中:彭磊,右:尚笑

《北京新声》中对新裤子是这样描述的:他们愿意牺牲美好的形象,给消费者幽默与惊奇,二十岁,谁都是忧伤敏感的,只不过换一种口气就可能得到快乐,那他们为什么不呢?

XX在医院打针,你们猜猜这是谁?

2002年,尚笑离开了新裤子去日本留学,回国后写了一本叫做《在清醒与麻木之间》的书,记录了自己在日本生活的9年。

刘葆后来也离开了新裤子,据说组了一支金属乐队,人们还会时不时在北京 SCHOOL 酒吧看到他的身影。

左:刘葆,右:曾经是 “挂在盒子上” 的王悦,今天她叫Gia

大张伟

大张伟,流行电子音乐人,他创作的电音神曲几乎每年都能登上春晚舞台。他还是《天天向上》的主持人,参加过30多档音乐、生活类综艺节目。

时光倒流20年,当时的大张伟还是北京南城一名普通的三好学生。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和几个邻居组了一个叫做“花儿”的乐队,被一个叫付翀的人发现。

这个叫付翀的人,是朴树《那些花儿》的词作者之一,他为了花儿乐队出专辑,特意成立了一家唱片公司,名叫牛逼,但是这个名字不让注册,于是改名新蜂,因为新蜂的英文 New Bee 和牛逼有着同样的发音。后来付翀投身互联网,创建了一家公司,就是今天的秀动。

对于80后来说,花儿是一支独立摇滚乐队,而对于90后来说,花儿已经变成了EMO。

坏蛋调频曾经在2011年采访过一次大张伟,问他这种音乐风格的转变是怎么形成的,他说:“我觉得过去的音乐都太苦闷了,我喜欢欢乐的东西,所以就顺从了自己的内心,花儿的风格也就跟着变了。”

从那个时候开始,坊间便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每个北京孩子都打过大张伟。后来我们调查了一下,找出了这句话的来源。

当时张伟这个名字特别普遍,几乎每个学校都有一个叫张伟的孩子,大家在喊“大张伟、大张伟”的时候,一不留神,就听成了“打张伟”。

作为银海合唱团的童星,大张伟在马来西亚的舞台上表演

90年代末,汪峰、彭磊、大张伟所在的乐队,风格截然不同。他们之所以被归类为北京新声,也是出于当时大众对“文化自信”的需求,大家需要一个词来定义90年代末出现的这批乐队,而这个词肯定不能是 Blues、Punk 或者 Heavy Metal 这种外来词汇。

其实,今天说自己是 Punk 的乐队都挺傻的,因为每个音乐风格的产生都源自一段特定的历史,风格的名称也只在那段历史背景下成立、有效。

80年代后,英美的新乐队都不好意思再称自己是 Punk 了,他们觉得自己是新一代年轻人,于是给自己定义为新浪潮,New Wave。我们自己的乐队,更应该用本土化的名字来命名,北京新声就是这样诞生的,就像更早以前的魔岩三杰一样。

《北京新声》中还提到了一支名叫清醒的乐队。

清醒乐队

图中穿红色毛衣的男子叫沈黎晖,他后来开了一个公司,给了很多乐队一个容身之所。这个公司就是摩登天空。

我们这篇文章的题目叫做:“汪峰、彭磊、大张伟,其实都是一类人”,但仔想一想,他们真的完全是一类人吗?

肯定不是。但那个年代,他们确实被归类到了同一个名词之下——北京新声。

2000年代中旬,当音乐抛弃了打口磁带这个载体、逐渐走向数字化后,音乐传播的速度、大众音乐品味更新的速度,都快到让人无法想象。

所有人都知道乐队音乐有特点,摇滚音乐人们更有特点,但这种特点同时也代表着他们在商业上的“难以塑造”。很多乐队便随着这个大浪潮解散了,留下主唱一个人独自发展。大张伟和汪峰就是乐队解散后非常成功的例子。

然而,我们的时代没有等待新裤子,新裤子却等来了他们的时代。《北京新声》这本书出版的20年后,新裤子,作为曾在这本书中出现的十支乐队中、唯一一支持续保持创造力的乐队,参加了《乐队的夏天》。

节目播出后,很多“所谓”的乐评人都在反讽:《乐队的夏天》根本不可能给乐队文化带来夏天。好!现在就让我们回到文章开头提到的,彭磊和马东的那段对话,看看彭磊是怎么说的:

“看到这些乐队的时候,有点伤心,说实在的,因为到现在为止,大家都还是特别平凡。希望这个节目可以带乐队走向未来,然后,未来可能会是独立音乐的黄金时代 。”

那么,乐队的黄金时代真的来了吗?我们不知道,但至少已经看到了这样的迹象。

明天我们继续讲述另一个摇滚乐队的故事,他们即将和新裤子曾经的偶像站上同一个舞台。

国内研究现状及进展

中国男足成员26人名单如下:

国足目前26人名单:

门将:王大雷、刘殿座、颜骏凌

后卫:蒋光太、朱辰杰、张琳芃、王燊超、郑铮、于大宝、邓涵文、刘洋、吉翔

中场:蒿俊闵、吴曦、徐新、金敬道、池忠国、戴伟浚、张稀哲

前锋:洛国富(累计黄牌,对阵日本将停赛)、阿兰、武磊、张玉宁、谭龙、韦世豪、刘彬彬。

国足八大归化球员的现状:

高拉特:31岁,目前效力于巴伊亚竞技(巴乙),目前该归化球员正在恢复巴西国籍,因为他在巴西踢球算外援名额。

洛国富:34岁,目前效力于米涅罗美洲(巴甲),仍具备代表国足出战2023年亚洲杯的资格。

阿兰:33岁,目前效力于弗鲁米嫩塞(巴甲),仍具备代表国足出战2023年亚洲杯的资格。

艾克森:33岁,自由球员(与格雷米奥合同已到期),仍具备代表国足出战2023年亚洲杯的资格。

费南多:29岁,自由球员(离开广州恒大之后再无踢球,在中国赚到的钱足以养老),仍具备代表国足出战2023年亚洲杯的资格。

萧涛涛:25岁,目前该归化球员正在恢复秘鲁国籍,他的实力在中甲都难以踢上主力。

李可(血统归化):29岁,效力于中超北京国安,长期伤号,仍具备代表国足出战2023年亚洲杯的资格。出自阿森纳青训,前布伦特福德的队长,实力肯定是有的,在国足不受重用,加上伤病的影响,真心可惜了。

侯永永(血统归化):24岁,效力于中超北京国安,长期伤号,仍具备代表国足出战2023年亚洲杯的资格。挪威三少之一,与阿森纳中场核心厄德高齐名,至今没有入选国足,加上伤病的影响,真心可惜了。

国足一直输球,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相信国足?

1.3.2.1 构造研究及进展

国内对沂沭断裂构造带的研究者甚多,研究程度较高,但尚存在长期争论的问题。

(1)早期对沂沭断裂带的认识

有资料记录最早对沂沭断裂带进行调查的是德国人李希霍芬(1898),他对山东进行地质调查,第一个描述了山东的重要断裂构造[14],指出“山东的山地由自北向南沿着潍河断层分为两个地质和山岳形态不同的部分”,并在其编制的构造图上标出了断裂带的位置。1923年,中国学者谭锡畴在调查山东中、新生代地层时于莒县境内首次记述了沂沭断裂带的踪迹[30],“莒县溪谷之西,有一南北向之正断层,仰侧为古生代前期及太古代地层,俯侧为青山层王氏系及二叠、石炭纪煤系,断距不大”。李捷(1929)在编制1∶100万南京、开封幅地质图说明书时描绘出沂沭断裂带沿沂河、沭河谷地发育,北接潍河的北北东向地层系所构成的“两堑夹一垒”基本结构形态[31]。翁文灏(1930)在其著作中将李希霍芬的潍河断层称为山东潍河断裂带,并指出该断裂为一地震中心。李四光在1948年已提出此断裂带的存在:“横过山东从南边沂水到北边的潍县有一强烈的破碎带,这个破碎带显示出新华夏系挤压的特点[59]”。同时他还第一次指出[60,61],该断裂带向北延入辽东半岛,向南延入江苏北部。该断裂与北北西向和北东东向二组扭裂面具有成生联系,其形成时代为白垩纪。张文佑(1957)认为有一北北东向断裂带沿潍河、沭河、沂河谷地伸展,大别山东端的倾没可能与它有关[62]。徐嘉炜(1956)在调查江淮之间的区域构造时,指出介于张八岭地轴与淮河地台及鲁东地盾与鲁西隆起之间存在一条北北东向的巨大断裂带[63~67],穿过安徽、江苏、山东三省,命名为“安江山深断裂”,1957年将其改称“皖苏鲁深断裂”。关于郯庐断裂带的对比研究见表1-3。

(2)中期对沂沭断裂带的认识

1957年,地质部航测大队904队进行大规模航空磁测时发现,山东郯城至安徽庐江一带,有一条十分醒目的航磁正异常带,第一次将之命名为郯城-庐江深大断裂带[3]。1980年在山东潍坊举行了郯庐断裂带的专题学术讨论会,学者们各抒己见,他们的许多观点、分歧均刊登在1984年的《构造地质论丛》第3号中。此后对该断裂带的性质、演化及动力学机制的研究,引起中外学者的极大兴趣和关注。后来的研究主要涉及沂沭断裂带的体系归属(邓乃恭,1982)、水平断距的大小、断裂带所表现出的大陆裂谷特点及地体边界的表征和沂沭断裂带形成的时代等一些重要的问题。80年代以来,对于郯庐断裂带的研究不断深入,针对该断裂带的研究已举行过多次学术讨论会,对其形成时代、运动方式、活动特点等的研究已出版多部专著和专辑,有300余篇论文从各种角度论证了此断裂带的形成、演化和活动特征。

环文林等(1982)对郯-庐断裂提出了三个重要演化阶段,及其与太平洋板块运动相联系。第一阶段,中侏罗世晚期-早白垩世(120 Ma),库拉板块消亡,中国东部处于压扭应力场;第二阶段,晚白垩世-古近纪(约90 Ma),太平洋洋脊消减,出现伸展开张的构造环境;第三阶段,新近纪-第四纪(40 Ma),太平洋板块消减,中国东部出现右旋剪切应力场,总的来看,太平洋板块运动对中国东部大陆地质作用影响的主要时期基本一致,郯-庐断裂在上述主导应力作用下发生平移、推覆、张裂[69~71]。万天丰划分出四个运动阶段,时间为135~52 Ma,包括了太平洋板块运动主要时期和郯-庐断裂的主要活动

期[68]。

(3)构造研究争鸣阶段

概括起来,对郯庐断裂带(沂沭断裂带)的研究存在六种不同的观点与认识(图1-2)。

徐嘉炜最早研究郯-庐断裂及其平移性质,他认为郯庐断裂带是西北环太平洋边缘大陆内测的大型平移断层,其动力背景是太平洋板块向大陆板块的斜向运动,主平移时期为晚侏罗-早白垩世(140~110 Ma),最大平移距达740 km,随后他又发表多篇论文及专著,进一步阐述他的这一独到见解[19~23,63~65]。他认为郯庐断裂三叠纪开始活动,晚侏罗纪晚期构造变动达到高潮,以挤压条件下的巨大左行平移为主要特征,白垩纪至古近纪转为张裂断陷,新近纪又受到新的挤压,伴以小幅度的右行平移,这种断裂性质上的转变与太平洋板块相对运动方向的改变有关,郯庐断裂带是滨西北太平洋区大陆内缘的大型剪切滑动带。另一种观点为“地缝合线-边界线转换断层带作为华北与华南板块的缝合线”(周导之等,1980)。第三种是转换断层模式,认为郯庐断裂的形成与华北和扬子陆块沿秦岭-大别造山带碰撞有关[73~75],这一转换断层活动时限为晚古生代-中生代,延续到侏罗纪;张国伟(1998,2002)认为郯庐断裂带是中国东部最大的陆内转换断层;张宝政(1993)亦认为郯庐断裂具转换断层之特征。第四种为碰撞嵌入模式(Yin et al.,1993)[76~79],基于郯庐断裂带的左行平移和朝鲜半岛沃川带、Honam剪切带右行平移运动学特征,认为郯庐和Honam剪切带之间的苏北、胶南及朝鲜的京畿-沃川带是华南板块北侧不规则被动边缘向北突出的一块[80,81],存在于碰撞前,嵌入碰撞时代为早二叠世晚期至晚三叠世与早侏罗世。第五种模式认为它是我国东部一个独立的巨型构造体系[82,83],称更新华夏系,形成于燕山运动晚期。第六种模式认为郯庐断裂带是我国东部规模最大的一条白垩-新近纪的后地台型古裂谷带[24~26,84,85],并划分出北、中、南三段,各段的基本特征、构造组合类型、沉降幅度、水平扩张量、火山活动、深部构造及地质发展史有所不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均十分明显地表现为先张后压的双重构造特征,后期的挤压应力作用取代于拉伸作用。高维明等(1980)认为沂沭断裂带是典型的大陆裂谷带[86],是在中生代左旋平移基础上,经历了白垩纪强烈横向扩张阶段和第三纪以来的消亡挤压阶段而形成的。

表1-3 郯庐断裂研究对比简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图1-2 郯庐断裂带构造模式图

王小凤等(2005)在《郯庐断裂带》一书中认为[2]:郯庐断裂的形成发轫于南北地块拼合带的向南突出部位,而下地壳物质的NNE向左行韧性剪切流动则是其启动机制,然后逐步向浅部和向北扩展。这一平面上自南向北分段递进的生长迁移机制,得到了相应沉积盆地和岩浆活动年代学资料的支持,也解释了中南段的缩短率和位移量明显大于北段的事实。同时根据不同层次变形域的特征,提出了沿滑脱面上层对下层做S(SS)E向滑动的多层滑移模式,反映了陆内大型走滑断裂带由深到浅的应力应变传递方式。通过断裂两侧地壳缩短资料的判断,得出了郯庐中南段累积最大位移量为300 km的结论。同时将郯庐左行剪切走滑断裂发育历史划分为六个时期、四个变形阶段,较全面地重现了从特提斯体制向太平洋体制的复杂历史转化过程,也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我国东部大陆边缘的动力学特征。

(4)对沂沭断裂带活动的趋同认识

郯庐断裂带(含沂沭断裂带)在漫长的形成演化过程中,曾经历过多期构造活动,构造力学性质发生过多次变化,在中、新生代又曾以拉张、挤压(兼扭动)交替进行为特征。对沂沭断裂带来说,以下几方面的问题是各家易于接受的:

一是,无论沂沭断裂带在中生代前是否有强烈的活动,中生代以来强烈活动有可靠的证据,白垩纪是具垂直差异特点的强烈活动的形成阶段,它代表新华夏系活动特征,是一条规模巨大的逆时针向压扭性断裂带。

二是,鲁东至少在二叠纪以后、侏罗纪之前曾有过比鲁西地区更大幅度的隆起。鲁东缺失古生界到下中侏罗统;沂沭断裂带中缺失二叠纪上统(石千峰组);莱阳盆地底部砾石中发现石炭-二叠系灰岩砾岩[87];鲁西局部发育有三叠系沉积地层;沂沭断裂带中坊子煤田坊子组(J)不整合于元古宇或下古生界之上。晚侏罗世到白垩纪,鲁东成为沉积的集中发育区,在莱阳盆地中沉积有近万米厚的中生代沉积地层,反映这时鲁西比鲁东有更大的隆起抬升。

三是,沂沭断裂带两侧中生代白垩纪以来地层可以对比,鲁东和鲁西并无明显差别。此外,在昌邑-大店断裂带北段常以揉皱带表现出来,这均显示白垩纪以来无重大平移。

四是,断裂带成生发展的地质特征对两侧地区有重要影响。晚侏罗世(155 Ma)前,伴随鲁东地区相对开始沉降,构造带已开始逆时针向活动。晚侏罗世是构造差异活动较强时期,随着胶莱坳陷的形成,胶北、胶南相对隆起,岩浆侵入活动广泛发育。特别是在上侏罗统类磨拉石建造沉积之后,下白垩统火山岩系喷发之前,是构造强烈活动时期,相当于大宝运动主幕(星野一男,1985),有强烈挤压的NE-SW走向构造形迹形成,断裂发生较大平移运动[88]。早白垩世断裂带及其两侧次级序断裂构造表现为张性活动特征及区域右行走滑的构造背景,岩浆大多充填在这些断裂中,基底上隆明显。晚白垩世至古近纪是顺时针平移的余动时期,断裂少有平移,主要表现在断裂两侧岩块相对升降运动和岩块内部低级序的断裂构造的成生活动[89~94]。

沂沭断裂带以东,新华夏系较低级别的NNE断裂构造相当发育,集中表现在胶北地区和胶南地区,牟平-即墨断裂以东也有强烈活动形迹。

到目前为止,以下问题仍然是地学界关注的热点:

A.沂沭断裂带启动的时间、边界条件及古构造格局?

B.沂沭断裂带及其相邻地区的构造型式及岩石圈结构变化?

C.郯庐断裂带左行平移发生的时限?最大平移的幅度是740 km还是300 km?它所诱引的从浅部到深层次的应变图像如何?

D.中国东部大陆边缘变形的模式、地壳运动的程式及动力来源是什么?沂沭断裂带形成演化过程及构造应力场演变历史?

E.沂沭断裂带对该地区的构造格局、沉积作用、岩浆活动以及金属矿产、能源矿产的形成与分布等有怎样的控制作用?产生的影响是什么?

1.3.2.2 构造控矿作用研究

(1)区域控矿作用

郯庐断裂带不仅在区域构造演化上具有重大的影响,而且是中国东部一条重要的内生金属成矿带[95]。沿此带形成了一系列大中型金、银、铜、铁、铅锌等内生金属矿床。它们主要形成于燕山期(135~96 Ma)。当时在NE-SW向最大主压应力的作用下,郯庐断裂带两侧的次级NNE向断层或者NNE向断层与横向(NW、近EW向)断层交叉处,常常成为内生金属热液矿床的有利储集部位,此时NNE向断裂均具有张剪性的特征。该带的成矿作用可称为板内拉张带成矿作用。但是拉张作用最强的大断裂——郯庐断裂带反而没有储集大型、特大型矿床,那是因为该带拉张作用太强,不仅在成矿时流体可沿断裂带通畅地经过,在成矿后非成矿流体(地下水)也可产生强烈的淋滤作用,使成矿物质难以保存。而郯庐断裂带两侧的一些中型断裂在总体上较封闭的条件下的局部拉张部位,才比较有利于成矿物质的储集与保存。

(2)对金矿的控制作用

对于郯-庐断裂带对金矿的控制作用,王小凤等对郯庐断裂带中、南段对金矿的控制从五个方面进行了论述[118]:①郯庐断裂带对金矿(矿带、矿田、矿区)分布的控制;②郯庐断裂构造系统控矿构造型式对金矿控制的多样性:A.主干断裂带内及旁侧与其走向相同的次级构造对金矿的控制,B.主干断裂旁侧“入”字型构造分支断裂控矿,C.金矿化受NEE(或NE)、NNW、NWW(或NW)等伴生构造控制,D.低序次旋扭构造对金矿的控制,E.构造复合控制金矿的具体定位;③控矿构造形变差异对金矿化类型的控制;④金矿成因的差异性与统一性;⑤郯庐断裂带成生发展与成矿的同步性。在战略找矿方面,提出了A.东西向构造带与郯庐断裂带的交汇复合区;B.构造活动、形变强烈和燕山期岩浆活动发育区;C.太古宇变质岩展布区;D.郯庐断裂带次级、低序次构造发育、自身复合及与其他构造成分复合区。具备上述四项条件的地区是找矿远景区的最佳选择。

国足一直输球,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相信国足?

国足,一个沉重的话题,作为一个有着6年的足球迷来说,我不喜欢国足,但我无时无刻不关注着国足。

民间总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中国小球可以,大球基本没有”。意思是中国球类赛事,小球,比如乒乓球,羽毛球等小球国际上有重要影响力,而大球,比如足球,篮球等大球不怎么行。这句话当然不怎么正确,但是,它却透露了我国足球的现状,“输”是“常态”。

2004年亚洲杯以后中国足球就开始全面崩溃。先是大连实德的徐明事件,从那一后中国足坛豪门大连实德就开始无限的萎靡,到今天这只承载中国人光荣与梦想的球队几乎消失。之后在2006年世界杯预选赛上被意外淘汰,国足关键比赛亚洲杯1:3输日本,世预赛客场0:1输科威特。06年世界杯预选赛上没有进入前八,要知道当时中国队刚刚夺得亚洲杯亚军,从此以后中国队的堕落就一发不可收拾。2007年输乌兹别克斯坦算是把所有的遮羞布全部揭开了。至此到现在国足连世界杯预选赛晋级都希望渺茫。

因为曾经辉煌过,所以希望国足重新登上亚洲之巅。这是现国足千千万万的球迷心中的期盼。因为曾经拥有,所以留恋。“恨铁不成钢”,这是大多数中国球迷的想法。

作为一个足球迷,都希望在未来某一天的任何重大足球赛事上,能够有自己国家的球员,自己国家的球队,这是一种来自心灵上的归属感与荣誉感。都能够熬夜看球赛,为自己国家的球队,球员加油,因为某一次进球,晋级,乃至夺冠而兴奋,自豪。这将是多么美好的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