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足球俱乐部,前来求学的中国少年,西班牙校园足球

现代足球运动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统一足球比赛规则

竞争激烈、观赏性强的足球比赛,靠什么得以有条不紊地进行?靠的就是详尽而严格的比赛规则。

史载,19世纪初,英国足球运动开始进入校园。当时,各个学校都是根据自己的特点制定规则,由于没有统一的规则,导致比赛中常常出现混乱场面,纠纷、斗殴事件时有发生。1863年,一些足球爱好者在伦敦的一家小酒馆开会。会议制定了比赛规则,规定了比赛的场地面积、上场队员人数以及禁止用手触球等共13条。这是英国第一部全国性足球比赛规则,也是世界上首部足球比赛规则。这一年,在伦敦进行了世界足球史上第一次有规则的足球比赛。比赛既精彩又激烈,进行得相当顺利。显然,在球类运动中,如果没有一定的规则,球员们在场上横冲直闯,推推搡搡,乱成一团,比赛是无法进行的。比赛规则好像是对参赛者的很大束缚,但是,这种约束带来了比赛双方不受犯规侵害的自由,是比赛得以正常进行的根本保证。

1863年10月26日,英格兰足球协会成立。同时,会议通过了世界上第一部统一的足球比赛规则。这一天被世界公认为现代足球的诞生日,世界各国也公认现代足球起源于英国。

足球裁判员与哨子

规则确立以后,比赛能否正常进行,主要取决于裁判。1863年,英国开始有足球裁判。当时,裁判员没有哨子,只是靠大声喊叫和相应的手势,站在场外进行裁判。由于足球场地大,看球的人数多,每当观众发出阵阵掌声和欢呼声或球员之间发生纠纷时,尽管裁判员在场边大声喊叫,但在场内比赛的队员却常常听不清裁判发出的指令,因而混乱场面很难避免。

1875年,一场足球比赛因观众拥入场内,秩序大乱而无法进行。这场比赛的裁判是位警察,情急之下,出于职业的本能,他掏出警笛吹了起来。同样出于本能,激动的人群一下静了下来,场上秩序很快恢复了正常。从此,足球场上的裁判开始使用哨子并进入场内。

从出现第一个哨子到目前足球场上普遍采用音量较大的哨子,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越位规则的改进

现代足球诞生时的规则规定:凡进攻队员在球的前面就是越位。因此,当时的进攻手段只能是向前踢球后进行冲刺或向前带。而防守方只设一名球员就能抵挡9名进攻队员,自然也就会呈现出‘九锋一卫’的阵形。

19世纪70年代初,足球运动开始在西方国家盛行起来,那时,普遍重视进攻,而不大注意防守。放在前面的锋线队员竟多达六七个。攻方攻到前场,就像决堤的洪水一样,势不可挡。而守方一抢到球,也往往容易偷袭成功。这样,由于进攻的人多,防守的人少,造成攻与守的力量极不平衡,严重地影响了技术和战术的发展与提高。另外,由于攻守双方缺少人数上势均力敌的对抗,比赛的可观赏性不尽如人意。

1925年,国际足联修改了越位规则,规定:当队员踢或顶球时,同队接球队员在对方半场内所站的位置是在球的前面,并且他与对方端线之间,只有对方一个队员时,就是越位。这一规定对足球运动技术和战术发展,起到很大推动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越位规定的改变,也就没有足球运动的今天。

12码罚球

1890年,爱尔兰米尔弗特的一位名叫威廉· 麦克鲁姆的商人,向爱尔兰足球协会提交了12码罚球的倡议。麦克鲁姆是爱尔兰一个小俱乐部的足球守门员,他亲身感受到违反规则、球风不正带来的恶劣后果。这位绅士认为,足球运动只能踢球而不能踢掉高尚的品德和理想。任何不尊重这一点的人,应该受到严厉的惩罚;不仅是犯规者,而且也包括整个球队。麦克鲁姆的倡议提出后,不断遭受来自各方面的批评与嘲笑。实现这一倡议的是爱尔兰维拉俱乐部著名中锋杰克· 雷顿。爱尔兰足协通过雷顿把麦克鲁姆的倡议提交给国际足总研究。1891年6月2日下午6点,国际足总执委会在格拉斯哥市亚历山大饭店召开年会。会议由苏格兰足协会长西奈顿主持。爱尔兰的倡议得到英格兰足协的附议。最后,国际足总委员们一致同意并通过了12码罚球的新规则。

麦克鲁姆虽不是技术精湛的球星,但他倡议的12码罚球,却使足球成为世界上最有魅力的体育运动。

足球阵形的大变革

1958年,巴西在瑞典世界杯上运用4—2—4进攻型阵形,一举夺得第6届世界杯冠军,成为热带足球的代表。

4—2—4阵型是一种以攻为主、攻守平衡、攻守转换快而流畅的阵形。由边锋和边后卫协助控制中场来夺得比赛主动权,把防守的第一线建立在前场和中场,把对手的进攻扼杀在发动和组织阶段,将攻与守融为一体,以此减轻后场防守压力。采用这种阵形必然造成中前场“扎堆”现象出现,因此,要求球员个人基本技术精湛、脚法细腻、身体柔韧性好、短传配合娴熟自如,灵活多变。

在热带气候环境下,4—2—4阵形有利于球员体能的合理分配,从而把体温控制在39—40℃范围内。4—2—4阵形体现了“进攻是最好的防守”的足球理念,是现代热带足球的发展模式。

由于进攻型足球的胜利和精妙的个人技术所产生的威慑力,迫使各国球队不得不用加强防守来遏制进攻。1966年第8届世界杯,在伦敦举行。英国为适应温度较低的气候环境,充分发挥球员身高体壮、长于奔跑的优势,采用加强防守的4—4—2阵形,一举登上世界冠军宝座。

4—4—2阵形体现了“防守决定一切”的足球理念。理念决定思路。比赛中,要求攻则全动,守则全防。精准、快捷的“一脚球”技术,使比赛节奏大大加快。4—4—2阵形使场上球员的站位呈网状,很少出现“扎堆”现象。在温带气候环境下,这种打法能把体温保持在39~40℃范围内。当今,这种有利于发挥整体力量的足球阵形其内涵已今非昔比,成为全攻全守、攻守平衡的现代温带足球发展模式。

竞争激烈的对抗性体育运动,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要把体内贮备的能量,在特定的时段内,以不同形式最大限度的释放出来。亚热带气候介于热带气候与温带气候之间。要达到在整个比赛时段内体能合理地、有效地释放出来,如果采用“英式足球”打法,在亚热带温度环境下,很难使体温控制在39—40℃范围内。也不能像热带足球那样,由前锋唱主角,依靠个人技术,突破对方防线,让多数球员处于待机状态。因此,亚热带足球把进攻与防守枢纽设在中场就成了必然。

1984年,第七届欧锦赛在法国举行。地中海地区国家推出了3—5—2阵形。进攻时,边后卫进入中场,加强中场势力,并伺机插上助攻;防守时,在中场展开阻击,瓦解对方的进攻。若对方从两侧推进,边后卫立即回归原位防守,以此来夺得比赛的主动权。这样的阵形必然使中场成为双方必争之地,出现“扎堆”现象不可避免。因此,要求球员有高超的控球能力,而中场组织者无疑是攻防转换的核心人物。第七届欧锦赛,法国、西班牙、葡萄牙三个亚热带国家包揽了冠、亚、季军奖杯。在第十三届世界杯上,阿根廷、法国分获冠、季军。

3—5—2阵形体现了“得中场者得天下”的足球理念,已成为现代亚热带足球的发展模式。

足球比赛中的红、黄牌

1962年第7届世界杯在智利举行。小组赛中,智利队与意大利队交锋,比赛场面粗野异常,几乎处于失控状态。终场时,英国裁判员肯· 阿斯顿是在武装警察的保护下匆匆离场的。1966年,第8届世界杯在英国举行。1/4决赛中,英格兰队与阿根廷队的比赛场面十分混乱。裁判员的无柰、无助令肯· 阿斯顿郁闷不已。赛后,在驱车回家的路上,红、黄、绿闪烁的交通灯激发了他的灵感,于是,他向国际足联提出引进红、黄牌帮助裁判执法的建议。

为了克服语言不同而给裁判工作带来的困难,同时也向场外领队、教练及其他人员明确表示对谁给予了警告或罚出场,国际足联裁判委员会决定,1970年在墨西哥举行的第9届世界杯足球比赛中使用红、黄牌。裁判使用红、黄牌后,球员立刻变得规矩起来。

自此以后,凡由国际足联主办的世界性足球比赛均使用红、黄牌,各大洲和各国足协纷纷仿效。我国从1974年起,在全国足球比赛中使用红、黄牌,并一直沿用至今。

足球运动三定律

在世界足坛上,风采各异的足球流派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对于这个问题,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2001年,长期从事运动气象学研究的四川省气象科学研究所退休高级专家刘更生,在《成都体育学院学报》上发表了题为《论足球风格的形成与选择》的学术论文;2005年又针对中国足球的现状,在《北京体育大学学报》发表了《中国足球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一文。这位年近古稀的老者为了中国足球的崛起,又先后在网上发表了《足球风格是环境的产物》、《足球与天气》、《足球与气候》、《温带足球风格的形成》、《热带足球风格的形成》、《足球阵形的演变与发展》、《中国足球为何无缘世界杯》、《足球运动中的核心技术》、《绿茵场上的“马格努斯效应”》、《中国足球症结何在?》、《中国足球界现在应该做的第一件事》、《如何提高国奥队的竞技能力》、《正本清源 独辟蹊径》等一系列文章。上述文章的基本论点概括起来就是:

1 不同的足球风格与不同的气候带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

2 足球风格是环境的产物、是优势的集中体现;

3 足球阵形是足球风格的体现。

科学上对某种客观规律的概括,反映事物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的一定变化过程的必然关系,称之为定律。因此,上述论断可以称之为“足球运动三定律”。

无可讳言,足球运动只讲规则、技术、战术、意识、人种、天赋,却没有基础理论指导、支撑的时代结束了。现代足球起源于英国,现代足球科学理论诞生于中国。

◎ 国际足协会曾公开确认足球运动是起源於中国。 ◎ 中国古代足球的起源时间,最早可追溯至二千五百年前的战国时期。《战国策.齐策》曾记载苏秦与齐宣王会面时,提及人民安居乐业,喜欢「蹋鞠」,所谓「蹴鞠」或「蹋鞠」,就是指一种足球游戏;「蹋」或「蹴」都是指踢,「鞠」则是指球。 ◎ 汉唐两代是中国古代足球发展最兴盛的时期,发展出直接对抗的竞赛。据东汉人李尤所著的《鞠城铭》记载,对赛双方各有十二人,由正副球证执法,球场两端各设六个月洞式球门(称「鞠室」)为进攻目标,所用的足球由皮革裹毛发制成,比赛用球场称为「鞠城」。当时不但男性参与足球运动,部分出土文物更证明,东汉延光二年(公元一二三年),已有女子踢球,惟只限於表演性质并非竞赛。 ◎ 后来到了唐朝(公元六一八至九○七年),蹴鞠所用的皮球,由内填毛发改为由人用嘴吹气,同时用两个球门代替「鞠室」,当时这项运动并外流至日本,日本足球书籍《游庭密抄》也曾经记载此事。 ◎ 到了宋代(公元九六○至一二七九年),蹴鞠更发展了双球门及单球门的竞赛,还有称作齐云社或圆社的球会组织出现,而且所用皮球由人用嘴吹气,发展到用气筒打气,愈来愈接近现代足球。 ◎ 英国虽然不是足球运动的发源地,但却是把这项运动发展得很好的国家。初期的足球游戏并没有所谓球例、场地和人数的限制,所以经常出现粗暴或打斗的行为,因而往往被视为一种粗野的运动。英皇爱德华二世甚至於1314年下令全国禁止足球运动,直至1603年,英皇詹姆斯一世才再度批准这项活动。1840年,足球运动被引进校园,但各院校采用的比赛方法却不尽相同,直到1848年,剑桥大学才定下十条「剑桥大学足球规例」。自此,足球运动也开始在不同的阶层蓬勃起来。 ◎ 1863年,英国足球总会正式成立,并开始出现足球联赛,足球运动亦转趋职业化。第一届足总杯比赛在1871年举行。在随后的几年间,足球的规例及装备亦因应比赛的需要而更改。 ◎ 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足球运动迅速发展至其他国家。究其原因,不免是拜商旅及英国的殖民地政策所赐。由於足球运动在世界各地迅速发展,国际足球协会亦於1904年成立,推广国际间对足球运动的兴趣。 ◎ 1908年,足球正式被列入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比赛项目之中。国际足协亦於1930年主办第一届世界杯赛事,冠军最后由乌拉圭夺得。 足球是现今世界上最受观众欢迎的体育运动之一。当我们溯回历史,寻找足球的起源与发展时,可以发现类似足球的游戏,其实曾广泛的遍布在全世界的不同民族中。在西元前三或四世纪时中国汉朝便流行一种称为「蹴毯」的比赛游戏,而在日本的贵族则玩一种称为「蹴鞠」的游戏。至於欧洲的罗马人则从希腊人那学来一种名为 "harpastum" 的游戏,并很快的风行全国。这些游戏和今天我们所见的各种足球技艺都相当的类似。 足球的历史已久,但关於其起源众说纷纭,许多国家都认为自己是足球的发源地。就中国而言,早在宋朝就有所谓「毬戏」的存在。但其他国家也有类似的活动产生。因此,足球真正的起源尚无定论。 在十九世纪初的英国大学将过去的游戏做了一些的改良,於是球赛便传进了学校。在西元1848年第一套单一的游戏规则便是由剑桥大学的十四位学生共同研拟出来的,也就是足球史上有名的『剑桥规则』。 而正式足球组织的历史得回溯到西元1863年10月26日,这些第一批正式的球员齐聚在伦敦的一家餐厅内,於是第一个名为「足球协会」 ( Foot-ball Association;简称FA ) 的正式足球组织便诞生了。这是足球发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也使得足球运动开始标准化。 发展概况 现代足球运动始於英国。1863年10月26日在英国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足球组织英国足球协会,并统一了足球规则。因此,世界足坛把这一天称为现代足球运动诞生日。1904年05月21日,法国、比利时、西班牙、荷兰、丹麦、瑞典、瑞士7个国家足球协会的代表在巴黎召开会议,成立了足球的国际组织国际足球总会。1993年有会员168个。 足球是较早被列入奥运会正式比赛的运动之一,但作为世界第一大球的足球,却始终没有在奥运会居有重要的地位。足球虽自1900年第二届奥运会始就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但前几届未受到重视,虽为正式比赛却具有表演性质。人们通常将1908年看作奥运会足球赛的开始,因为那年举行的第四届奥运会上开始由各国家队参加比赛。 奥运会的足球比赛,一直处於业余和职业选手的参赛资格争议之中。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国际足总和国际奥会未对参赛者的资格严格审查,英格兰的职业足球运动员没有受阻,所以该队於1908年和1912年连夺两届奥运会足球冠军。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职业足球风靡欧洲大陆,但多数是非公开化的。与此同时,南美洲足球运动发展迅速,并在奥运会上崛起,使奥运足球进入全盛时代。 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三届奥运会中,处於黄金时期的足球运动一度成为奥运会仅次於田径的重要比赛。南美足球的崛起,使欧洲足球在奥运会上的霸主地位难保,也使国际足坛步入了欧洲、南美对抗的新时期。这期间英格兰足协要求国际足总对 "业余" 的内涵做出明确解释。1920年罗马会议上,国际足总作出了实际上承认非公开性职业足球为业余足球的瑞士提案。英国的4个足协集体退出国际足总以示抗议。同时,非公开性职业足球最为明显的奥地利、匈牙利、捷克等被禁止参加1928年第九届奥运会足球赛。 这届奥运会由於除北欧以及南斯拉夫外的东欧国家均未派队参赛,虽然阿根廷、乌拉圭、智利、墨西哥等美洲国家派员参加角逐,但参赛队数却减至17个,比赛水准大受影响。连续3届奥运会将欧洲一流球队拒之门外,促成了首届世界杯足球赛於1930年诞生,而这一大赛的展开使奥运足球赛陷入困境。1932年洛杉矶奥运会,竟无一欧洲国家对足球赛感兴趣,结果这届奥运会被迫取消了足球赛。这是足球运动步入奥运会后,唯一的一届不进行足球比赛的奥运会。在举行了两届世界杯赛后,各国足球体制迅速发生变化,昔日为参加奥运会而采取非公开性职业足球体制的国家已无需再那样做,正式宣布实行职业足球。因此,国际奥会要求奥运会作为世界业余足球的较量场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职业足球风行欧洲、南美大多数国家,奥运会足球赛成为年轻业余手进入职业队的跳板。但是,苏联及东欧国家 (除南斯拉夫外) 仍坚持非公开性职业足球。这样就使其在奥运足球赛上占有明显优势。从1952年到1980年的8届奥运会中,苏联和东欧国家一直处於垄断地位,其中有5届是他们囊括前3名,甚至前4名。东欧国家的这种足球体制引起了西方国家的强烈反对。1956年墨尔本奥运会,大多数欧洲国家拒绝参加足球比赛,使奥运会足球赛再次陷入危机。 1960年,国际足总规定:凡参加过世界杯赛的球员不得参加奥运会足球赛。但到了1972年,这一规定又被国际足总中止执行,苏联和东欧国家再次受益。 1978 年,国际足总决定,并于1983年重申:欧洲和南美国家不得让参加过世界杯赛 (包括预选赛) 的球员参加奥运会。但由於确定球员职业和业余资格的权利在各国奥会,问题仍未得以解决。1984年,国际足总主席夏维兰治宣布,除欧洲和南美参加过世界杯决赛的球员不得参加奥运会外,今后不再分职业和业余。这一决定使奥运足球有了新的转机,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足球赛水准有了明显提高。1988年07月,国际足总正式决定:今后奥运会足球赛球员年龄将限制在23岁以下,并成为国际足总系列赛4个年龄组中的一个世界大赛,在巴塞隆纳奥运会上开始实施。这一变革使奥运会足球赛的吸引力空前提高。